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剖析6大“拦路虎” 制约我国危化品物流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30 日期:2015-08-04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日前推出了《危化品物流行业政策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在第三章从行业自身分析了我国危化品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因素,其中主要有六个因素——也可以是影响危化品物流发展的六个“拦路虎”。本报根据《报告》主要内容,摘录部分精粹,以飨读者。

  虎一:危化品生产企业分布不均 需求分散 物流配送难度加大

  道路危化品物流量大 成本高效率低

  我国危化品物流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需求比较分散,导致危化品物流配送路线 过长,潜在风险较大。同时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的限制,道路危化品物流量大,运输成本高,运输风险 大,运输效率低。

  危化品企业偏东部沿海 运输半径过大

  我国危化品物流企业布点十分不均衡,危化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偏少,而且需求分散,导致危化品物流半径过大,往往超过经济运输半径。例如:国内农药生产企业约有2600家,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偏少。而工业发达地区农田面积相对较少,用药量也较少,大部分农药要经过长途运输,送到以农业为主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地区。按 照农药行业的平均毛利15%计,公路运输半径一般不应超过500km,运输费用不能超过毛利的50%,否则就可能亏本。

  虎二:危化品物流企业实力弱 专用车辆少 服务单一

  危化品物流是物流行业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物流更加需要全面、准确、可靠的信息管理和控制,运作过程中对仓储设备、车辆运输资质、驾驶员和管理人员都有着严格要求。这就使得危化品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较高,管理难度较大。但对于危险性大、规模效应强、专业门槛相对较高的危化品物流这一行业,总体来看,国内大多数危化品物流公司经营实力相对较弱,危化品专用车辆较少,运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较大的运输和仓储企业,行业市场结构不尽合理。现有的大多数危化品仓储企业、运输企业仅能提供单一的服务,缺乏提供危化品物流服务的基本专业能力和整体协调策划能力;自产自运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种经营模式造成我国危化品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低、发展慢。无证经营危化品物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虎三:危化品运输违规操作多 浪费运力隐患大

  尚存在超载超限 危化品分类差现象

  在我国危化品物流运作实践中,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大量存在,成为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无证经营危化品物流和无证上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或驾驶员、押运员未能达到相关专业知识要求,出现事故时不能及时、妥当处理。在实践运营中,有相当比例的车辆不符合危化品物流技术要求或用普通车辆运送危化品,专用安全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全。另外,在危化品物流中同样大量存在超载超限现象,有不少危化品仓储企业未按规定的分类储存或仓库间距不足,在配载中也存在与普通物品混装甚至有毒物品与食品混装的现象。

  尚存在重复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问题

  在物流效率方面,目前我国相当比例的危化品物流还存在重复运输、运力选择不当、运输半径过大等问题。相关问题的大量存在,使得运输过程中难以选择合适承载能力的运输工具,造成严重超载产生安全隐患,或者实载率低,浪费运力的现象。另外,我国危化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偏少,需求比较分散,导致危化品物流半径过大。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危化品是由公路运输完成,致使安全隐患加大。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