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最近,国际油价震荡下滑,特别是7月6日创下今年4月以来国际油价的最大单日跌幅。但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感觉成品油价格下跌幅度并不明显。(7月8日《人民日报》)
今年初至今,国际油价先跌至低谷,之后有所反弹,最近再度震荡下滑。
据统计,一季度,国际油价一度跌至近6年来新低。二季度,国际油价触底反弹至每桶60美元附近,但仍处于低油价时期。有关专家指出,国际油价低迷给中国消费者释放了一定的红利,但因环保要求的提高,油品升级加速,造成了油价成本提高。
当然,油价下跌由多重因素所致。从国际上看,希腊债务危机加剧、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已达成,将会重新开启伊朗石油出口,会使市场担忧情绪加重,油价因此大跌。
同时,市场还担心石油消费大国中国的消费能力减弱,中国经济增速有变缓迹象,这也引发人们担心,油价走低。
中国是全球原油第二大进口国,5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下跌了10%。此外,香港恒生指数重挫,都表明未来中国原油需求可能不会很强劲。
从总体上来看,油价是一直在下跌,但是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说,为何仍然感觉不到实惠,或者说仍然不能满意呢?
客观地说,国际油价下跌,中国作为消费大国肯定有一定的好处。油价从8元多降到现在的6元多,已有一定的实惠。但是,国内油价没有随国际大幅下跌,一个重要原因是油品升级导致成本上升。当前环保标准提高,对油品质量要求不断升级,所以炼油成本也在增加。
因此,作为国内的消费者,应正确的看待油价的下跌,更应明确国内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而不能一味地报怨。
今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方案,要求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与供应。
一是范围会不断扩大。明确提出从2016年1月1日起在东部11省市实施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比以前的范围会更大。
二是实施会更加提前。明确规定将全国范围实施国Ⅴ质量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月1日,整整提前了一年,实施的步伐会更加加快。
三是涉及面会更广。就普通柴油来说,2017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硫含量不大于50ppm(相当于国Ⅳ标准)质量标准,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硫含量不大于10ppm(相当于国Ⅴ标准)质量标准。
而这一切,既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改造和升级相关的设备,提升油品质量,也需要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目前中国石化已有70%汽油产能、40%车用柴油产能达国Ⅴ标准。中石化所属东部地区炼厂将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升级,所属其他地区炼厂将在2016年10月1日前完成升级。到2016年底,中石油汽、柴油才能全部达到国Ⅴ标准要求。
作者简介:田治江,男,汉族,笔名碧芥,中共党员,已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新闻作品、图片1200多篇(幅),新闻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等中央、省、市多家报刊采用,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
本文同期刊载于7月19日《现代物流报·钢铁物流》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