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召开2015年煤炭行业脱困暨经济运行调节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当前经济运行调节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脱困进行了部署,被称作是部署顶层计划助煤炭产业脱困的新举措。
中国经济步入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之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煤炭产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考验。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以及市场煤炭需求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煤炭产业的复苏更是雪上加霜。煤炭产业脱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供需严重失衡的市场环境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其实,自2014年以来,政府一直积极为
煤炭困局寻找出路,国家发改委及相关主管部门屡次出手救市,呼吁限产、减产及发文严禁超能力开采等。
这次会议提出,为了做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要持续推进以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和生产,严格治理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进口和使用“四个严格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脱困措施。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措施的落实,还提出严肃地记账算账、严肃地检查督查、严肃地联合惩戒和严肃地分类问责的“四个严肃”。
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2015年全国计划淘汰煤矿数量1254个,淘汰落后产能7779万吨。改造升级煤矿数量202个,共计产能1388万吨,足见国家层面是下了大力气来帮助煤炭产业脱困。
然而,要真正实现脱困不能单靠顶层计划,煤炭行业的真正出路只有在清洁化利用方面做好文章才行。
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耗能产业产能将逐渐减少,对
煤炭的需求量未来可能还会持续下降。尽管经过连续多年的业绩下滑,煤炭企业业绩基数非常低,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微利甚至亏损。为压缩成本,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吨煤成本普遍大幅下滑。随着房地产政策放松持续加强,地产销售连续回暖,带动产业链需求回暖,国家对于煤炭行业安全检查推进,以及顶层计划的推行,煤炭价格有望在短期内强劲反弹。
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他行业发展所带动的产业链需求回暖,只能在短期内带动煤炭行业反弹,并不能使煤炭行业恢复到以前高速、快速发展的辉煌时代。煤炭产业要实现真正的脱困和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其发展方向只能是清洁化利用。作为煤炭企业,要正确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问题,抓住清洁化利用这个思路,做好战略调整,优化结构。一味停留在依靠优惠政策和待遇上,煤炭产业是没有办法真正脱困的。
同时,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2015年~2020年)》,提出建立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机制,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可持续的现代煤炭清洁利用体系,并且确定了七大工作重点以及相配套的保障措施,为近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明确了时间表。
当然,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与重要工业原料,在能源工业与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面对产能过剩、需求下降等问题,煤炭行业只有从自身出发,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与高效利用,才能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复苏。
更何况,已有15家煤炭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希望通过发布会能够搭建起行业社会责任交流平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扩展企业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煤炭行业影响力,让全社会更多的了解煤炭、理解煤炭、尊重煤炭、关心
煤炭。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炭真正走向脱困的良性循环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