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五年计划,新的发展基调对于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梳理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发现,“标准化建设”是物流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
2015年印发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指出,标准化能够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指出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推动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
运满满可以被视为一个以信息化推动标准化的典型案例,作为互联网物流企业中的领头羊,运满满在进入行业的两年经历了从标准化缺失到逐步建立的过程,运满满规模化本身的影响力以及基于此所形成的大数据也正在参与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各个层面。
标准化大势已致
10年前,电商们才刚刚兴起,快递企业也蹒跚起步不久,“小桌子”专线依然大量存在。而在这10年时间中,电商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物流结构出现了巨大的调整,但增量空间中的大部分并未被传统物流企业所吸收,他们更多的流向了新兴企业,养育了通达系、德邦、天地华宇以及电商自建物流体系。
这对专线企业而言并非圆满的情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整个行业标准化的缺失--由此带来的效率问题、成本问题让新的增量空间另起了炉灶,改变了原有的行业态势。
带着这一遗憾进入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物流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个不得不标准化的年代。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在这份《方案》中指出,要“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同年年末,标准化工作部又印发了《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对于物流行业标准化的多个方面做了阐述和规划。标准化大势已至。
早到的货运标准化
运满满比大势早到了两年。在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运满满被事实不断地告知,“这是一个非标准化的市场”,这种非标化也意味着类似于运满满这种的互联网物流公司无法再走出行市场滴滴们的老路--出行市场本身的标准化只需要滴滴们向前跑就行了,脚下总是平坦的路,运满满们需要时不时俯下身子将一些在非标路上的“石块”挪开。
然而,价值也正产生于此,对于已经囊括了全国70%重卡司机,手握货运大数据的运满满,自诞生之日起,就自然而又自觉地建立了一个能够对行业产生核心价值的目标:推动货运行业标准化。
运满满首先解决的标准化问题是低效率的传统货运组织形式和行程规划。
在此之前,全国货运司机大部分是无组织运力,对于线路行程规划性、可控性较差。为此,运满满建立了一个多维图谱,包括线路维度,关系图谱和价格图谱,拥有了对于货车运行最佳路线的计算能力。
司机出发之前,运满满通过大数据计算预测其回程配货概率,提供接单参考;同时,还能够精准地寻找到运力需求,并根据这一需求规划行车路线,尽量减少空返率,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高效的、标准化的货运信息网络。
摸索中的服务标准化
现代物流业应为货主更为标准化的服务。而传统货运的信用体系却长期凭借着“熟人圈”进行维系,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司机个人职业素养。新形势下,货主和司机必然会逐渐脱离自己的“舒适圈”,建立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关系。这也是运满满正在做的事情。
作为目前货运互联网领头羊,运满满平台已经聚集了海量的货主和司机,进行着高频次的交易。凭借这一平台,运满满建立了全套的评价机制,对司机形成了有效约束,推动服务的标准化形成。
运满满通过用户的评价体系挑选所谓的“标杆司机”,以他们的货运流程和服务细节作为整个行业的榜样,在线下的优良服务中寻找整个行业服务标准应该达到的基准线。
运满满有强大的客服体系,通过日常纠纷案件的处理,运满满逐渐寻找到整个行业服务标准化的痛点和漏洞,并凭借此提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逐渐实现线下的问题线上解决。
为了保证货主的货运需求,运满满引入了定金制度,防止司机爽约不来;还通过设备实现了货运的全程可视化跟踪系统,增强货主对于货运流程的监管能力。
为了提高司机的货运效率,运满满通过众包的形式建立了一个“货运地图”,这一种地图与诸如百度地图等大众性地图不同的点在于:这个地图上会明确的显示那些路线是大货车能够顺畅通行的。
运满满的“野心”
运满满并不安分于仅仅建立一个高效的车货匹配系统,从线上到线下为这个行业带来更多有益改变才是这个“独角兽”真正的“野心”所在。
相较于刚刚摸索入这个行业的,运满满目前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虽然是一个非标化的市场,但不意味着标准并不可以被建立,也不意味着一种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新规范不可以被建立。
在
运满满看来,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货运行业,应该从人力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通过技术的提升,降低人力的成本;社会上的运力、货物得到合理整合,解决低端运力过剩的问题,每一个运力的使用都达到最大限度,每一单货物的周转中期达到最低限度;运力与货主之间是充分信任的关系;基础设施完善,且得到充分利用。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对于这一愿景的实现运满满也正在形成一整套可行的计划,在技术和数据的驱动下,凭借着对于行业愈发深刻的认识,2016年运满满对于标准化的推动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