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自周易,“否”、“泰”是《周易》中两个卦名,意思是逆境到达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类似的词语还有物极必反、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时来运转、苦尽甘来、置之死地而后生、穷则变,变则通、触底反弹等等。
从先秦时代到2014,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不论情况多么糟糕、绝望,总有潜在的变化,否泰循环,生生不息。多么伟大的辩证哲学,多么光辉的战斗思想,今天,我们用它来送给中国运输产业以及该领域可爱的创业者们。
和大多数传统行业一样,公路运输行业的日子日益艰难,人力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油费一直在上涨,过路费一直很坚挺的存在,乱收费、罚款等苛捐依然猛于虎,日趋同质化的竞争、薄弱的议价能力……放眼望去,全是利空,有没有利好?
当然有,当生存环境持续恶劣,甚至探底的时候,就是一个利好。因为对于一个如此庞大且不会消亡的产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否极泰来、触底反弹的时机到了。这波反弹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条条大路通罗马。主动求变者,借行业大势,有胆有识有运气,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甚至更上一层楼;消极应对甚至抵触者,可能就此沉沦。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创业机会,但是需要从何下手呢?
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将会是三大主题,而且在这个时代,信息化将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就像麦肯锡的老头儿预测的一样——技术颠覆力。这也是留给运输领域创业者们最具有想象空间的一个领域。
这三者结合,最典型的是快递,其次是快运。快递已然是寡头兼巨头的游戏,强者恒强。快运其次,概念类似,大公司做小客户的大生意。
对于公路零担或整车运输来说,最近这个领域的模式也比较多,都在各自的路上摸索着。规模化还是很重要,但是不会出现快递那样的几家公司瓜分天下的局面,甚至都难以出现快运那样的局面;标准化也很重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绝对标准化是难以企及的;信息化,有不少公司也是高举信息化的大旗,真假姑且不论,旗子先树起来了。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个具有颠覆性力量的因素,在传统运输产业中终于日益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应用从B2C向B2B领域的渗透,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呼声日渐高涨,运输行业中IT的模式也必然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互联网这个载体更加紧密的结合。
国内没有类似的统计数字,下面引用美国的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几组统计数字非常有意思。原文大意如下:
“根据Crunchbase的统计数据,2006年-2013年之间,完成了种子和A轮融资的IT创业公司中,在拿到种子轮投资后,能继续顺利拿到A轮融资的创业公司比例平均值是20%。但是这个比例根据行业不同,差异非常大。”
统计数据中,不同领域的IT创业公司能够顺利拿到A轮投资的比例差异对比,中值是20%这个平均值。比如,有40%的搜索方面的创业公司(拿到种子轮投资)顺利拿到了A轮投资,而只有10%的硬件方面的创业公司能够拿到A轮融资。
在文章的数据排名中,排名第二的竟然是运输领域的IT创业公司,以38%紧随搜索领域IT创业公司,高踞第二。这似乎有点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绝对称得上“低调奢华有内涵”。
此外还有个表是关于不同领域的创业公司拿到A轮融资的金额,运输领域的IT创业公司也名列前茅,平均金额将近5百万美金。
遗憾的是,这篇文章没有披露更加详细的数字和内容让我们来分析究竟是运输领域中的哪些细分领域和他们各自的业务模式,如果能有更详细的资料,会对中国运输产业链中的创业者们,是一个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