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智物流 > 物流云 >
中小物流企业转型需借力公共信息平台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34 日期:2014-03-04

中小运输及物流企业通过公共平台云服务,可以迅速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为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为下一步的信息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利润的多寡,而是在于是否对未来有清晰的定位。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大佬来说,2013年肯定是一个难忘的年份,特别是下半年,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异常明显,行业转型已经成为大佬们议论最多的话题。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现代物流运输业来说,转型应该转向哪,如何转呢?为什么要转型?转向哪?

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至今已经走过30个年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和制造业比起来,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思想意识上的差异:我们长期以来“重制造,轻物流”的思想严重制约着行业快速发展。直到近年来,物流业成为制造业的制约因素时,我们才开始醒悟,从全国上下各个层面重视起物流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国八条”、“国九条”的陆续推出,才使得物流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到优先发展的高度,重点发展。

另一个重要推动来自互联网。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网购成为年轻人的重要消费方式,由此也产生了巨大的物流市场空间。给传统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快递物流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物流界的最大黑马,日处理快单量超过6000万单,这在过去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当前也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物流效率低下、成本高企、造成物流企业“增产不增收”。分析原因:其一,我国物流市场过于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下,成本难以有效降低;其二,我国物流业主要以小散户为主,缺乏明显的竞争实力,服务同质化现象普遍,打价格战成为行业常态,导致大家都在生存边沿挣扎;其三,企业大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致使企业难以真正做大做强,无法通过规模摊薄成本,提高利润。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得企业的运力无法适应优质货源需求,车辆使用率低下 (回程空驶高居37%)严重稀释了企业利润,反过来,又造成企业无力进行升级改造,企业步入发展的恶性循环。面对如此现状的运输业,企业大佬们均纷纷考虑转型升级,但对于如何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并没有一致的见解。

其实转型无非两个方向:一是做产品,如德邦物流一样打造核心产品,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竞争力,拓展市场。这种思路需要较强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较适合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另一个就是做平台,通过打造或者加入专业化运输平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较适合竞争实力较弱的中小微型运输企业。无论哪种,都要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实力,获得优质货源,为企业赚钱;并且能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企业省钱。

可以肯定,对于占我国运输业9成的小微型运输企业,则更适宜选择平台化的公共运输过程管理平台来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如何选择平台?

现在市面上存在的物流信息平台很多,但能够真正为运输企业带来实实在在利润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信息实时性差。平台缺乏及时的信息更新机制,许多信息都是过期信息,没什么实际作用。二是信息真实性差。这是因为一些平台对于进入者没有严格的资质审核和限制,致使其信誉存在问题,或者在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了平台的公信力。三是平台功能过于简单。只是信息简单的发布,没有相应的增值服务,导致企业无法从此平台上获得真实的价值。所以,选择平台必须选择有资质、有信誉、有服务、有影响的规范化企业平台。

上面已经提到,平台一方面需要帮助企业获得优质货源,为企业获得订单,进而赚钱。另一方面,也要能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企业省钱。所以,平台需具备资源匹配和管理提升的双重功效。

先说管理提升。对于接入公共管理平台的运力,通过全程监控、线路追踪、异常报警、统计管理等多项功能,把运输过程中的司机驾驶行为、道路里程、油耗变化、停车位置、开门时间等因素全部透明管理,做到运输过程全程透明化管理,实现运输过程的成本控制、效率提升。

再说增加订单。因为只有运输企业的运输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有可能增强企业的影响力,进而增加与优质货源企业谈判的筹码,以求获得更多更优质的运输订单,打开企业经营的利润之源。另外,现在拥有货源的企业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动权,他们在绝对过剩的运力市场中寻求最优质最有竞争实力的运力,其不单要求运力企业可以提供基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同时还需提供基于运输过程的信息提醒服务和其他信息增值服务,以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和品质保障。

以由易流科技自主研发的“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云运力平台”为例。其是专注于物流运输行业设计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目前拥有货运车辆10万台,服务客户4000多家,其中包括伊利集团、富士康中央物流、中外运长航、宝洁、京东商城等多家著名企业。

(作者单位为易流运输过程透明管理研究院)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