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智物流 > 物流云 >
省级平台或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重要突破口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00 日期:2013-09-12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直是物流信息化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信息采集和交换水平较低,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等是当前物流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然而,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固然重要,但如何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更为现实的问题。多年来业界也都在积极探索,却似乎不得要领。如今,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振华另辟蹊径,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他认为,我国物流行业目前没有主管的政府部门。因此,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和关键,是发展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而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也将成为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cxgsdfgsd1.jpg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振华

 平台建设须“开放”

“省级物流信息平台是区域物流领域的神经网络,它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相对优化整合,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制造、物流运输和商业企业以及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各行各业不同的主体在一个开放、标准、高效的平台上交换信息,实现协同工作。同时,它也是实现区域性合作、与其它区域、国家进行对接的集成化、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在谈到省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时,文振华表示。

那么,如何建设好省级平台?文振华认为,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开放性。“所谓的开放性,主要是本平台要向全社会开放;并要积极与更多其他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实现互连互通,增加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的覆盖面。”文振华告诉记者,坚持开放性原则是建好平台的首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立场的中立性。不仅是在平台的建设上,还应在平台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中立性原则,保持中立的立场,这样才能建立公信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平台的公共特征,更好地发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平台的建设可分为政府建设部分和企业(增值服务商)建设部分;提供的服务也分为政府提供部分,企业(增值服务商)提供部分。对此,文振华特别强调,“政府应该着力开发企业不能做、不愿意做和做不到位,同时又是行业提升亟须解决的部分,而企业则可以提供更适宜市场化解决的增值服务部分。”

标准化是平台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文振华认为,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致力于推动物流行业的信息标准化,所有在本系统中交换的数据都应是基于标准的。而标准的制定,需要参与平台建设、运营的各方共同制定,并在系统上发布。在与其他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互连时,标准的转换则由双方协商决定。

此外,技术和需求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平台建设还需具有适当的前瞻性,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需求变化方向。但文振华强调,技术和需求变化是永无止境的,建设平台也要着眼于实际,采取阶段性建设的方法,每个阶段的建设满足一定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然后投入试运行。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建设中,还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因为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系统的功能开发需要,应该本着基础性功能优先开发的原则,对物流信息化普及具有推动意义、需求迫切的功能应优先在短期内完成。等到试运行稳定,就可以投入正式使用。当然,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更适用的新技术和新的功能需求,也可以逐步地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能够快速建设、稳定运营起来,又可以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此外,目前全国各地有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物流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而各级政府部门也大多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平台上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其中不仅包括各大物流运作设施信息系统,还包括各相关行业、各类物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信息。这些数据都是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所必需的内容,必须要将这些数据纳入到新的平台系统之中去。因此,在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还离不开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

模式创新更重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在文振华看来,选择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他告诉记者,作为区域性平台,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构建以及运营方式可以分成“政府模式”、“企业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值得提倡的是基础架构建设与应用功能并举的新型的“混合模式”,这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文振华介绍,在该模式中,政府统一规划、协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并投资(引导资金)建设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架构和公共服务功能。同时,根据本省物流调整振兴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工程的迫切需求的功能,寻找和引导部分企业投资建设面向具体应用的功能。

事实上,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例如在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就采取了这种创新的“混合模式”。 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主导、行业协调、学院承建、公司经营、服务企业的综合物流型省级平台,具有公益性、公用性、公共性的“三公性”,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畅通,政务、商务、业务“三务”交汇,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湖南物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践行模式创新,该平台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作为平台运营的载体,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公司由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控股,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等参股。

而令人欣喜的是,该平台建设运营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期工程首批五个子项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门户网站、“物流E通”综合配载系统、GPSone定位系统、“物流E通”手机、短消息平台已于2010 年9月20日全部上线投产,至今已发展用户达1.8万多户,用户数目前还在不断增加。

2010年12月中旬又启动了一期工程第二批项目,包括短信配货系统,物流资讯报,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企业自助建站系统,基于SaaS的通用OA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等八个项目,到2012年3月完成智能仓储系统(支持条码和RFID)的研发并投产,至今年3月已完成近3万个订单的流转,近1亿产值。

该平台在不断完善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与其他外省平台,包括商业平台的对接,如山东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汇通天下物流平台、湖南天骄物流信息平台、湖南途讯物流信息平台等,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据介绍,未来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除了继续规划和完成二期工程建设,还将完成14个地市州平台的建设,完成全省联网的战略布局,并将与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建设应急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还将发起成立湖南省物流信息产业联盟(目前已有共同发起单位12家),将与“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同时还将建设物流信息技术生产性实习(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而根据最新消息,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行业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中就明确指出,政府搭建的平台只作为物流商务信息服务的“大窗口”,方便各类平台运营企业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同时社会企业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大窗口”更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服务。这与基础架构建设与应用功能并举的新型的“混合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了政府平台与商业平台的互通合作。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