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智物流 > 物流云 >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出国家级建设指南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11 日期:2013-09-12

记者日前获悉,交通运输部正在加紧制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行业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和《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简称《建设指南》),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述两个文件比较清楚地明确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明确了“为什么要建”、“建什么”和“怎么建”等关键问题。与此同时,文件较好地厘清了平台与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平台建设目标、任务、路径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作用,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范围来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业界专家大都认为,关键是平台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政府和企业建设的各类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数量繁多,提供的服务也是五花八门,但这些平台间由于信息共享不够,导致信息交换不畅,使得大量的信息资源被白白浪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有产生应有的商业价值。

为此,一直以来业内就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国家平台首先要承担起责任,要做市场不能提供而大家又有普遍公共需求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良性发展。有专家表示,国家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能取代社会上任何平台,与后者也不存在竞争关系,而只能提供基础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国家级平台应该定位于基础平台。

如今,这一说法被以官方的形式正式提出。《建设指南》明确,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样的国家级平台的功能定位就是基础平台,即“平台的平台”。具体来说,政府搭建的平台只作为物流商务信息服务的“大窗口”,方便各类平台运营企业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同时社会企业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大窗口”,更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服务。

与此同时,《建设指南》中还指出,国家平台建设的核心是以基础交换网络和标准建设为抓手,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网络,解决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衔接和交换问题,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这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问题,此举将极大地提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在明确国家平台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包括如何规划、选择怎样的技术路径来实现平台的发展成为又一关键问题。对此,专家指出,既然要做“平台的平台”,技术层面的协作就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多采用模式化、嵌入式的方式,扩大市场路线。例如在交换节点的建设上,各地是组织者而不一定是建设者,因此,各省可以有区域特色的信息平台,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接入到国家平台中。据悉,这些都将被写入《实施方案》中。

《实施方案》和《建设指南》的即将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高度重视,平台将作为一项由政府推动的基础性服务持续推进。可以说,当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迎来了绝佳的战略机遇期,相信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