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对于快速、稳定的全球越洋空中无线网络的需求正日益增长。”一项由厂商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乘客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3个国家并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飞机无线网络服务的3000名成年人。
这一日益增长的飞行新需求正让设备商们摩拳擦掌。搭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机上无线系统解决方案(也称第二代机上无线网络系统)的飞机也于今年5月载客首飞。霍尼韦尔公司则称,乘客将在2015年初在跨洋跨地区飞行时享受不间断的空中网络连接服务。
不过,航空专家则担忧,由于机载设备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数据网络和因特网,新一代飞机面临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今年3月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主办的航空保安航空安全会议上,组委会成员表示,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飞机都使用地空数据连接,并配备机上网络系统。而这为网络恐怖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定义舒适
对于大部分旅行者而言,目前的飞行体验可以用一个词“拥挤”来概括。拥挤的航班与狭窄的座椅已成为飞行旅行的常态。然而,根据霍尼韦尔的调查,近90%的乘客表示,他们愿意选择在基础设施———包括更佳的座位位置、更宽的搁脚空间上进行妥协,以换得更快速稳定的无线连接。这一调查表明乘客对于航班舒适度的定义正在悄然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食物与饮料也在妥协条件之列。为了更好的网络连接,每5个新加坡乘客中有2个愿意放弃航班上的零食,每4个乘客中有1个愿意放弃享受饮料服务。同样出人意料的是,对于一些新加坡乘客,网络甚至比个人生理需求更为重要。超过1/5的新加坡乘客愿意为最佳的网络连接放弃使用洗手间。
调查显示,超过1/3的新加坡乘客与美国乘客和近1/2的英国乘客愿意放弃更好的座位来换取更佳的网络连接。事实上,近2/3的乘客都愿意选择享受更为高速稳定的空中无线连接,而非更好的座位。而约1/3的乘客愿意为无线网络放弃可以后靠的座椅,大部分人认为没有无线网络远比坐在不能后靠的座椅上更加痛苦,还有近1/4的乘客表示愿意为无线网络放弃6英寸(约合15厘米)的搁脚空间。
此外,2/3以上的美国乘客和3/4以上的英国、新加坡乘客表示若能享受比家庭网络还要快捷的空中无线网络,他们愿意忍受航班延误、额外安检、与占用他人空间的乘客同坐等不适。
调查还显示,满足个人使用目的比例高于满足职业使用目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商用航班中,将近4/5的乘客认为,飞机应随时为乘客提供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服务。事实上,大部分接受调查的乘客表示他们是由于个人使用目的而使用飞机无线网络,而只有少数乘客主要因职业需要而使用无线网络。另外,超过3/4的乘客认为飞机上应该随时提供无线网络。对于现有的航班无线网络,乘客表示希望能拥有在家或者在办公室一样持续、高速的网络连接,尤其是在越洋或国际航班上。
安全之忧
事实上,机上无线网络一直广受关注。今年3月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主办的航空保安航空安全会议(AVSEC)上,澳洲航空(QF)安全促进负责人表示:“我们并不清楚能否掌控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灾难性事件,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他还补充称,可能会有人利用家庭网络侵入飞机网络。据介绍,飞机上上网是通过飞机上安装的内部无线网络和卫星进行通讯,再通过卫星和建设在地面上的主站进行通讯,地面主站再和国内主要网络运营商进行连接。
波音公司商用飞机部门航空安全负责人称,作为飞机制造商,波音已经提出保护波音787飞机和波音747-8飞机免受网络安全威胁的方案。他称,波音公司会就如何防范网络威胁为航空公司提供指导。但他认同应该由航空公司来落实这一指导。航空公司必须向监管者证明其飞机维护和培训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适航审定系的丁晓宇博士看来,飞机已经经过试验验证,验证包括了分析、试飞等环节,而且验证是非常严酷的,除了最大限度地测试飞机上的设备是否会受到干扰,还测试了远远超过这些设备情况会怎样。空中上网并不影响飞行安全。
尽管澳洲航空对机上无线网络的安全表示担忧,但机上无线网络是澳航关注的一个领域。澳洲航空安全促进负责人表示,开通机上网络将飞机系统暴露无疑。直到可以完全掌握机上网络造成的漏洞后,澳航才会开通该项服务。机上网络应达到客户体验和飞行安全的双重要求。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开通机上网络服务,但可以肯定的是开通该项服务至少要等到2013年年底。目前,美航(AA)、达美航空(DL)、美西南航空(WN)等已经提供机上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