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冷藏集装箱
5月13日,生鲜、医药等恒温产品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搭乘郑欧班列,首次在恒温集装箱的保护下迈出国门,开启我国冷链物流国际化的新篇章。
据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首次搭载恒温集装箱的郑欧班列,将于本月25日左右抵达德国汉堡,而这首批“冷藏”货源来自河北,以新鲜农产品居多。从此,我国的生鲜冻品、恒温医药品将开启另一个低成本外运渠道,国外的恒温产品也将依托郑欧班列进入国内市场,实现生鲜产品互通有无。
保鲜尝试:恒温集装箱
长期以来,温控是制约冷链运输的掣肘,长期高效的恒温控制一直是影响冷链运输业务发展的首要因素,现实的情况要么保证恒温就不能长时间运行,要么保证了长时间运行却控制不好温度,产品损坏、变质屡屡发生。
在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标有“郑州陆港”的白色恒温集装箱就是这次搭载新鲜农产品、加工产品以及医药品的“保温箱”,这款“保温箱”与普通集装箱有很大的不同,箱体外装有一个专用的空调压缩机,可将箱内温度控制在10~20℃,解决了长期困扰冷链物流温控的难题。
班列的运行时间较长,为12日左右,那么,如何保证集装箱在如此长的运行时间下的温控呢?对此,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恒温集装箱在火车上依靠燃烧柴油提供动力,下火车后,可通过充电端口进行运作,也就意味着,从装箱到卸货,箱内温度都可操控。“集装箱体外设有柴油箱和充电设备,为空调压缩机提供动力。油箱容量为400升,可满足空调压缩机24小时全天候运作,运作时长在17天左右。”他表示。
据介绍,相比之下,这种白色的冷藏恒温集装箱造价是普通集装箱的20倍以上,目前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已购买了5个白色恒温集装箱,专门开展国际铁路“冷链”运输业务。
铁路冷链:降本增效
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进出口生鲜产品和温控产品的需求量的加大,作为连接境内外经贸往来的中欧班列,尽快开通冷链物流运输业务已是大势所趋。
郑欧班列运用恒温集装箱运输冷鲜品,是对冷链物流在铁路运输渠道的一大创新与尝试,在国内尚属首次。
因对时间和品质的高要求,以往的生鲜产品冷链运输大多采取航空运输,昂贵的运费让进出口商望而却步。郑欧班列开启冷藏恒温集装箱,不仅把国内众多温度敏感性产品带出境,同时,欧洲市场上很多海鲜、水果也将通过郑欧班列运至国内,让国际间冷藏商品运输变得既省钱又快捷。
郑欧班列对进出口生鲜冷链运输业务的创新与试点,是寻求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冷链运输渠道的新的尝试。购置5个恒温集装箱,通过低成本的铁路运输,能让国内的新鲜农产品、恒温产品等在10~20℃的环境下保存近20天,先进的恒温技术保持了产品的品质原貌,并且降本增效,成为更适宜的冷链运输方式。
据悉,随着郑欧班列货源集散地的日益增多,以及商品种类的日渐丰富,该班列恒温运输将会很快实现常态化,而其对铁路运输恒温产品的成功尝试也将会在其他中欧班列中推广应用,进一步丰富冷链运输渠道,让全国的生鲜、恒温产品都能实现便捷的进出口交易,将提升我国与欧洲国家和地区间恒温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往来软实力,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经贸往来。
除开展恒温冷链运输业务的创新外,
郑欧班列还将于近期快速推广“开顶箱”业务,将集装箱的顶箱门设置为可以拆卸的,使一些受体积影响的机械产品便于装箱,更好地服务于大型机械产品的进出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