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铁路客服网站近日发布公告,从4月起部分京沪、京广高铁“G”字头动车组商务、特等、一等座车票将打折,折扣为7折或者8折。
虽然高铁票打折早已破冰,但包括二等座票在内的车次开始打折优惠,说明这样的营销方式已经常态化和深度化,无疑更好地对接了市场需求,也让人看到了铁路市场化以来,其作为市场主体应有的基本态度。虽然铁路运营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高铁打折的常态化,也足以证明铁路市场化在不断推进。
一直以来,铁路部门因为高度行政化和垄断化,对市场的灵敏度并不高,其经营行为并没有按市场规律来办,以至于投入过大而收益过低。在票价方面,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都 “铁打不动”,基本不采取简单有效的 “降价营销法”。究其原因皆在于行政化之下,使得其并无市场的灵敏度和嗅觉,最后导致负债率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铁路行业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债务黑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实现体制改革将其公司化运营,最终推向市场试水,才能在自负盈亏之中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本领。
不可否认,铁路行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公益性,但其营运模式还得遵守最基本的市场规则。票价旺高淡低是最基本的营销模式,也是对供需规律的最基本尊重。“铁打不动”的高铁票价能够打折,表明“铁老大”已然转变观念,低下了高昂的头,懂得尊重基本的市场规律,不是以垄断者而是竞争者的姿态参与市场行为,这对公众无疑是极大的利好。因为高铁票打折,不仅实现了最直接的经济让利,更是体现了一种权利的尊重。同时,高铁的打折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带来整个交通行业的竞争。一个基本常识是,竞争可以促进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并让消费权益得到更大的保障。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铁路行业的整体市场化转型,还会有更多如“高铁票打折”的营销策略的推出。因为高铁票打折让人嗅到更多市场味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相信,再强大的垄断行业,再强势的公共机构,如果不遵守市场规则,不是被自己打败就会被市场击败。因为决定其生存前途的,“不是一纸文件,而是公众的需求和铁一样的市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