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自2月15日起,对货物运价进行调整,平均每吨公里提高0.015元。这也就意味着,全国铁路货物运价从0.13元/吨公里提高至0.145元/吨公里,涨幅达11.53%。
随着民众热议的春运即将落幕,紧随着铁路货运涨价的消息又被媒体抬上了社会的舞台。自2003年以来,我国
几乎每年都对铁路货运价格进行调整。最近的一次是去年2月,当时全国铁路货物运价从每吨公里11.51分钱提高到13.01分钱,即提高1.5分钱或13%。此次铁路货运提价,即使是在政府指导下的微观调控下,以13.01分平均每吨公里调整为1.5分的价格,一时间铁路再一次成为社会焦点,各界的声音也褒贬不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部分需要铁路外运的煤炭企业都受影响,估计行业平均煤炭成本将因此增加10元/吨,在煤价持续下跌煤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提价对煤炭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其中就有提出:“又行“铁老大”之风、今后货运会向公路、航空发展等,所谓的依据是大秦铁路通过此次调价,将增加营业收入43亿元,照此推断,全国铁路的货运收入将一夜之间成为暴富”。但是,果真如此吗?
众所周知铁路一直以来都是负债的情况下运营的,目前总公司负债已经达到三万多亿元人民币,负债率也创新高,高达63.22%负债和负债率呈上涨趋势,即使是税后的净利润也高达负17亿元。这些鲜活的数字不是铁总可以捏造的,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统计学的权威性就体现在数据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作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事业承担者,铁路运能如此紧张,为何还会出现亏损?上报高额的亏损数据不外乎是为了向国家开口要钱,力求减免大宗的债务。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国营企业如果一日既往的负债运营着那么对国家,或是企业本身都是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物价一再提升,无论能源物质对现在改革的铁总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当今铁路发展趋势如果不再改善,而是扩大负债的漏洞那么铁路又如何为民众服务,为国家发展呢?现在行车里程长的,列车速度快了,客运人员服务态度好了,而面对中国13亿人口几年来一尘不变的客运火车票价,铁路只有通过货运的价格提升来缓解部分压力。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铁路运价提高所经营回来的钱更好的投入发展,为出行乘客带来更优质的服务。这样不好吗?
目前即使提高之后的铁路货运价格,相比公路运费还是有较大优势,目前公路运费几乎是铁路的两倍,所以即使提价了,煤炭运输该走铁路的还是要走铁路,何况无论是恶劣天气或是不可抗力的某种因数,风雨无阻的依然是铁路,这也更说明了,铁路货运价格仍旧存在上调的空间。政府转变由从前的指定价到今天的指导价,本就是依据市场规律,无可非议,无论是民众角度或是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升货运价格对铁路市场化的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