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铁路转型的重要一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撤销铁道部,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国家铁路局,实现了人们长期以来所期盼的铁路政企分开的目标,为进一步深化铁路改革、推动铁路转型、增强铁路经营活力提供了积极的条件。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国家铁路的经营主体,正式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交通运输市场经营竞争活动。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实现由行政性的管理行为向经营性的市场行为的过渡,如何真正以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为全社会提供更好更快捷的运输服务。不能只是形式上变了,重要的是应该思想上变、行动上变。
机构职能分开,这是铁路改革的第一步。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国家级的大型铁路企业,掌控全国近90%的铁路线路和运输能力,如何转换经营机制,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仍然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重要任务。
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从铁路货运改革入手,积极探索铁路货运市场化的路径。“实货制”、“一口价”、“门到门”服务的改革探索,方便了货主,也提升了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但这仅仅是在经营方式上的改进,并没有触动铁路改革的根本。尤其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家独大,在铁路行业中具有支配性的垄断地位,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无法与其开展竞争,有可能对铁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中,铁路也具有重要位置。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在物流组织过程中,铁路作为运输环节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2014年,铁路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铁路改革的目标仍然是市场化、竞争性,通过彻底的铁路组织体制结构性改革,形成具有竞争性的铁路运输市场,对提高铁路运输市场效率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铁路货运市场改革,重要的是要明确铁路货运功能定位。尤其是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货运作为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要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做好服务工作。
2013年的铁路货运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利用电子信息化工具,实现铁路货运服务的门到门与及时化;另一方面,通过铁路与货主的合作,提高了货运组织效率,更好地体现了与市场的对接。
在此基础上,展望2014年的铁路货运改革,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铁路货运组织,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货运组织运行机制;二是完善信息化管理,要与货主、物流企业建立交互式的信息交流,了解客户对铁路运输的需要,及时调整运输组织,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三是铁路运输企业要走出去,与大客户建立完善的沟通联系渠道,衔接好大客户货物供应市场,提高企业货物周转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014年是铁路改革重要的一年,是铁路走向市场化经营的开端。铁路改革要围绕完善机制、健全体制、定位职能、公平竞争等核心问题,逐步深化,形成符合中国铁路特色的新运营新模式,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好更优质的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