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鲶鱼效应”点燃铁路改革激情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阅读:209 日期:2013-11-21

过去,由于路途遥远,条件有限,大多数渔民出海打到的沙丁鱼会在运输过程中因窒息死亡。可是有一名船长却总能将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而他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出海前将一尾以鱼为食的鲶鱼放进鱼槽,这条鲶鱼进入鱼槽后,周遭的沙丁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加速游动躲避,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分析过去以及当前制约铁路快速发展的问题时,无论是专家学者、市场参与者还是铁路内部的有识之士,他们都会将问题的矛头指向“缺乏市场意识”这一铁路企业的思维特征。即使是那些对铁路改革持消极态度的人们,他们也只是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铁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等问题之上,而不会也不能否认在市场的激流中,中国铁路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运输效率、服务态度等将会得到长足进步这一基本认识。因为这一认识来自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取得的经验,更来自中国铁路至今的改革尝试所获得的初步成果。

今年以来,中国铁路以深化改革领头雁的姿态跃然于世人面前,从年初的政企分开改革到之后的货运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国铁路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外部压力和破解自身发展瓶颈的自身需求合力推动下,进一步看清了身边存在已久,并且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的“鲶鱼”们,实现了从管理架构、运营方式、产权结构三方面的全面蜕变。伴随蜕变而来的是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经营数据,铁路客运量今年前三个季度增速均在8%以上,其中第三季度增长11.8%,高出去年同期8.2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实现了连续5个月的环比增长。同时,伴随这一蜕变而来的还有铁路服务品质的快速提升,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市场的魔力让“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铁老大”变成了“店小二”,客运列车上的交流电插座开放了,货主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发车皮了,孩子在亲人无法陪伴出行时可以交给“托运”了,一项项服务旅客货主的措施就这样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相信乘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送来的改革再启程的东风,认识到身边满是“鲶鱼”的铁路企业定能赢得更为美好的明天。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