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俄两国在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等能源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但令人意外的是,煤炭相关协议落空。俄联邦杜马能源委员会主席伊万·格拉乔夫10月30日在回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提出俄罗斯每年增加1000多万吨的煤炭出口。但对俄罗斯来说,现有的运输能力无法满足要求。”
目前俄罗斯远东铁路运力已接近饱和,而且设施老化,运力不足。俄罗斯煤炭出口运输存在瓶颈。虽然俄罗斯煤炭储量极其丰富,但由于大部分煤炭出产地在远东地区,铁路建设的滞后大大的制约了煤炭的运输出口。
要想富,先修路。铁路建设对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交通便捷畅通、四通八达,经济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所以交通是关键,铁路是重点。铁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它不仅牵动着国民经济发展,还为保障和拉动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贡献重要力量。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铁路建设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城市的发展。石家庄,原本是华北平原上一个只有200户人家的小村庄。20世纪初,中国兴建芦(沟桥)汉(口)铁路,山西筹划修筑正定到太原的铁路支线。而后,这个小村庄便成了芦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山西、河北间物资转运的枢纽。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低地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哈尔滨也是因为俄国修建中东铁路后由一个黑龙江边的渔村一跃成为“东方小巴黎”的。这些火车拉来的城市是铁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的见证人。
一旦某个地区公路、铁路畅通,整个地区的经济面貌立刻焕然一新,因为作为经济动脉的交通可以确保该地区不会被孤立在经济活动之外。经过五年的施工建设,即将建成通车的渝利铁路。也将改变长时间以来我国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滞后状态,促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能源得以有效的利用,有效解决川渝地区对外铁路运输通道能力紧张问题,打通沪汉蓉间的双层集装箱通道,打造“成渝经济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及三峡库区移民稳定。如果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必然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铁路在全国综合运输网络中起着担纲作用,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主要由铁路来承担。目前,铁路承担了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务,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即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货物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日晚在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开幕式演讲时提到“中国经济还会长期增长、持续健康发展下去。”中国铁路如火如荼紧密建设,将会助力中国经济展翅腾飞。贯穿欧亚大陆的4条“丝绸铁路”构成的黄金走廊就可以把欧亚两大洲连为一体,纵横交错的干线和支线将编织起一个巨大的经济合作网络,将为中国以及亚洲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