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一小时生活圈”明年实现
胶东半岛“一小时生活圈”明年就要实现了,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明年6月份有望开始试跑。该城铁建成后通过和胶济铁路的互联,铁路部门还将力争开行济南至烟台、威海的动车组,到时省城市民到胶东半岛洗海澡,用不了三个小时就能直达。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的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从青岛李沧区引出,沿线经城阳、即墨,并行蓝烟铁路,经莱西、莱阳至烟台;向东沿烟威高速公路到达威海市,然后折向东南直至终点荣成市。青荣城际铁路、青岛北站工程已于2010年开工,全线共设车站15个,其中城际始发站有青岛北、烟台、威海、荣成共4个;连接胶济客专、引入既有烟台客站联络线54.57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目前,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在紧张施工,由于建设进度靠前,今年“十一”烟台段将力争开始全面铺设铁路轨道,其他工程段也在按照进度计划同步施工。“这条高速铁路开通后,绝不会只开行一两条动车线,这对于高速线路来说是种资源浪费。届时铁路部门将力争同步开行来往济南,甚至北京、上海的动车组。”据相关建设单位介绍,这条铁路大约明年上半年竣工,以争取明年6月份开始试跑。
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250公里/小时,铁路开通后烟台至青岛的运行时间将从以前的3.7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烟台至威海的运行时间由以前近1.5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交通运输效率极大提高的同时,烟青威三地的时空距离也同时拉近,真正实现半岛“一小时通勤圈”,使半岛显现“同城效应”。不过,整个城际铁路工程计划于2014年10月全线正式运营,如同步开行来往省城等城市的动车组,届时烟台市到青岛、济南和北京的平均时间将分别缩短到1小时、3小时和5.5小时。
建成“三横三纵”快速铁路网
据了解,在山东省快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全省范围内将形成“三横三纵”的快速铁路网构架。
三横包括中、北、南三大通道。中通道为聊城-济南-青岛通道,其中规划潍坊-烟台通道,实现济南与烟台、威海的快速通达。北通道(环渤海通道)为威海-烟台-东营-滨州-德州。南通道为菏泽-济宁-临沂-日照。
三纵包括京沪通道、东部沿海通道、京九沿线通道。京沪通道为德州-济南-泰安-曲阜-枣庄,线路长度约358公里,为京沪高铁山东段,目前已经建成通车。东部沿海通道为威海-烟台-青岛-日照,线路长度约457公里,利用青荣272公里、青连185公里。京九沿线通道为临清-聊城-菏泽,线路长度约274公里,新建客专。
记者了解到,济南、青岛作为我省两大核心城市,济青(烟)铁路将是省内的黄金运输通道。济南至青岛、烟台快速铁路建设标准建议采用30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标准,即实现350公里/小时的运行速度。
山东高速注资青荣城铁
8月19日,中国政府网转发了《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铁路投融资体制将加快改革,采取多方式多渠道的办法筹集资金,同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事实上,此前我省已经有了社会资本投资的先例,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是由原铁道部与山东高速集团合资的方式投资建设的。
据悉,原铁道部和山东省政府签订《关于加快山东省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中确定,双方共同筹资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此后这条高速铁路投资方确定为山东高速集团,除烟台等市级政府少量投资以外,这条城际铁路基本为山东高速集团与原铁道部合资建设。但是铁路建设完成后,开行线路还应归济铁统一调度,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最大化利用轨道资源。
汉宜铁路促成“一小时生活圈”掀沿线城市旅游热潮
从武汉铁路局了解到,到2013年7月1日,汉宜铁路已开通整整一周年。
据介绍,这一年内,汉宜线共开行客车24000多趟,发送旅客1980多万人。汉宜铁路开通后,沿线城市迅速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其经济伴随汉宜铁路开通运营后形成的“同城效应”而迅猛发展,并引起了武汉、宜昌、恩施等地的旅游热潮。
据了解,汉宜铁路开通运营初期,武汉至宜昌间往返开行动车组列车20对,至上海、南京、南昌等地动车组6对,至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普通列车5对。从武汉出发,始发动车日常最早开车时间为6点20分,最晚开车时间为19点47分,基本满足大多数旅客出行的需要。在各运营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汉宜铁路通车运营一年来,共发送旅客1980万人,日均发送旅客5.5万人。由开通初期日均发送3万人增长到了近5万人,去年十一黄金周更是迎来了单日运送旅客10万人的最高峰。
为优化动车组开行方案,武汉铁路部门在开通运营一个月后、2013年春运、运行一周年后3次优化调整运行图,武汉至宜昌间始发终到开行的动车由20对增加到27对,同时在黄金周、春运等客流高峰期通过加开动车临客提高运能。针对对荆州南站发送旅客持续走高的实际,将所有动车都在安排在该站停靠,确保运能实现最大化。
今年7月1日铁路实行新的运行图后,汉宜铁路开行了汉口—宜昌东—恩施(利川)联程列车,旅客可在汉口或恩施(利川)购买联程车票,在宜昌东站同一站台进行“无缝”中转换乘,武汉至恩施最快只需4小时左右。同时,宜昌东站首发开行了直达北京、杭州东的“子弹头”高铁。旅客从北京至宜昌最快仅需7个多小时,比原先开行的宜昌东—北京西的Z4次直达车快了5个半小时;7月2日,宜昌直达杭州的高铁开行后,从宜昌直达杭州仅需7小时。目前,旅客从汉宜铁路沿线任何城市出发可方便快捷到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主要城市。
另外,自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后,旅客往返武昌、汉口更加便利,汉宜铁路汉口、汉川、天门南、仙桃西、潜江、荆州、枝江北、宜昌东等站客流不断上涨。汉宜铁路两端的汉口站由开通初期的日均发送3万人增加到当前的5万人,最高峰达9.5万人;宜昌东站由原来日均发送8千人上升到日均2万人,最高峰高达4万人。2013年春运期间,汉宜沿线各站客流都比日常成倍增长。日均发送8000人的荆州站,春运期间连续时间5天超过了2万人;天门南站连续14天突破了1万人,高峰日达到1.4万人,是日常的5倍;潜江、枝江北站日发送高峰都接近万人。
长三角一小时高铁生活圈
想坐火车,要么去常州,要么往南京。在2013年7月1日之前,生活在溧阳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外出模式。
改变,从这一天开始,全长249公里的宁杭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直接把溧阳从无铁路时代,拉进了长三角一小时高铁生活圈内。铁路,从此不再是溧阳对外交通的短腿。
每一条新建高铁的开通,都将导致公路运输受到冲击,这一次仍然不可避免
作为溧阳境内最重要的对外交通要道,宁杭高速公路多年来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往西去往南京或以远,往东至杭州、上海等地,这条路还是相当方便的。
随着宁杭高铁的开通,不仅是南京与杭州之间的公路客运,沿线城市的公路客运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被动境地。时间上的快捷那是事先就料到的,票价也相当具有杀伤力:溧阳至南京南高铁二等座全价45元、一等座76元;溧阳到杭州东,二等座72.5元,一等座122元。
溧阳公路运输有限公司拥有溧阳至北京的长途客运线路,宁杭高铁开通后,从溧阳至北京,直接有高铁北上,每天上午下午都有车次,4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北京南站。溧阳往徐州、济南、合肥、武汉也都将实现直达,和这些线路重合的公路客运班次,以及宁杭高铁沿线的杭州、宜兴、湖州班次,都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高铁的影响和冲击。
溧阳告别了无铁路时代,直接进入长三角一小时高铁生活圈
在宁杭高铁开通之前,南京、杭州两地之间的火车,必须得先往东绕到上海,增加了时间、里程、花费。宁杭高铁把两地之间的线路直接拉直,同时也加强了这两个城市在长三角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宁杭高铁建成通车后,南京与杭州之间不再需要绕行上海,可以节约210公里左右的里程,旅行时间比现在缩短一半以上;对于杭州来说,打通了北上的线路,不必绕到上海;至于南京,则有利于加强与东南沿海的联系。宁杭沿线的小城市,溧阳、宜兴等,不但改写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且一步迈进了高铁时代,则加快了融入长三角城市圈,有利于带动包括旅游在内的经济往来。
按照惯例,每年暑期铁路都会进行一次调图,这一次,结合宁杭和杭甬高铁的开通,上海铁路局的调图动作更大。此次调整运行图之后,从早上7:00至晚上21:00,上海至南京间每个“整点”都将对开一趟动车组列车,且每趟动车均在沿途安排苏州、无锡和常州站三站停靠。之前曾有人断言,宁杭高铁开通之后,途经苏锡常南下和北上的高铁、动车将取道宁杭高铁,现在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对于长三角来说,毕竟,沪宁城铁沿线一带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旺地。
一直以来,常州去往长沙,是没有直达火车的,旅客们的选择,一是坐飞机,二是汽车,三是坐高铁或动车,然后到武汉转武广高铁。
7月1日,随着暑期时刻表的启用,常州去往长沙,将会多一个选择:由上海虹桥至长沙南的G576次将会停靠常州,而且时刻也很好:上午9:29停靠常州北站,下午3:22分就到长沙,整个行程只要6个小时不到,二等座票价392.5元。
常州至长沙的直达航班,空中飞行时间只要一个半小时,票价加上税、费,约1200元左右,遇上打折还能便宜一些。比起高铁,航空在时间上更具优势,但是在机票折扣较小的时候,高铁的价格明显更为亲民一些。
当年,上海至武汉的动车开通后,沪宁沿线城市飞武汉的航班损失惨重,有的最终不得不取消。在500-800公里这个里程内,高铁一开出,民航必然受到冲击。这一次,估计也不例外。
广珠城际铁路正式运行五城市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广珠城轨铁路全线约145公里。从广州南站出发41分钟即可到达珠海北,28分钟可到达中山北,45分钟可到达江门。全程票价起步价8元,最高44元。
广珠城轨是中国首个由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修建的城际轨道。部省批复初步设计总概算181.9亿元,项目资本金90.95亿元,铁道部、广东省各出资50%。
目前,珠三角九城市中,广州到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东莞等六个城市已经可以在一小时内相互通达。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到2030年前珠三角将建设23条、线路总长为1890公里的城际轻轨,珠三角9个城市1小时内可以互相通达,规划线路覆盖了所有的县级以上市和三级节点。
西安到铜川将建城际铁路两城融入一小时生活圈
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了解到,明年下半年,陕西省将开工建设西安到铜川城际铁路,工程计划2017年前后建成。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院长刘为民:“这条铁路会对渭北高原和大西安,搭建一条便捷高效的通道,方便渭北和大西安之间的客流联系。”
作为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到铜川城际铁路,从西安北客站出发经过高陵、阎良、富平等地后达到铜川,全长100公里左右,设计时速为200公里。项目建成后,阎良、富平将纳入西安半小时生活圈,铜川到西安最多只需要一小时。
龙厦铁路通车厦漳泉龙一小时城际生活圈已形成
经过近6年的期盼,龙厦铁路终于真切地来了,2012年5月1日试跑,6月30日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从厦门到漳州乘动车只要半小时,到龙岩只要一小时,至此,一个连接厦、漳、泉、龙的一小时城际生活圈已然形成。
速度提升价值,交通改变生活,城际间距离的缩短,让龙岩、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而紧密,更多龙漳两地居民将因青睐厦门优越的居住环境和教育资源而选择来厦置业。
无怪乎,许多嗅觉灵敏的业内人士,已然大呼龙厦铁路带来利好,厦门房价难降。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龙厦铁路开通在刺激厦门楼市的同时,也将同样带动龙岩、漳州楼市的发展,因为会有更多的龙漳居民,选择在家乡买房安家,在厦门工作赚钱。这对厦门楼市而言,反而面临更多的竞争。
因此,在城际交往愈加便利和紧密的时代,厦门地产更应迎头而上,朝着更加精细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在同城化中牢据龙头地位。
四纵四横山东预打造沿铁路“1小时生活圈”
始到2015年,山东将新建和改建铁路3800公里,其中建设新线2200公里,改造原有线路1600公里。
届时,山东旅客和货物发送量将超过目前的一倍以上,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全省“四纵四横”铁路路网骨架,打通山东与长三角、京津唐等发达地区及山西、内蒙古等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相连的出省干线铁路。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规划建设铁路项目包括,京沪铁路客运专线山东段,从德州到枣庄,经由德州、济南、泰安、曲阜、滕州、枣庄,约345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济青客运专线:从济南至青岛,主要经由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约380公里,年底前全线开通运营;青荣城际铁路:从青岛至荣成,主要经由青岛、烟台、威海和荣成,约300公里,计划2010年建成。黄日铁路:单线,从黄岛至日照,主要经由青岛、日照,约100公里,正在规划建设中。
通过以上铁路项目建设,强化济南、青岛两大枢纽客运设施建设和三大港口的铁路连接,特别是加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力度,让铁路连接起全省50%以上的地级市,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形成京沪沿线和半岛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