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3月19日重庆西站发出第一列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专列起,这条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铁路国际大通道日渐成为联通亚欧,助推重庆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渝新欧”作为重庆连接欧洲的国际联运大通道,起于重庆团结村,经新疆阿拉山口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自2011年3月19日重庆西站发出第一列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专列起,这条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铁路国际大通道日渐成为联通亚欧,助推重庆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占天时,“渝新欧”铁路助推重庆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化。重庆港是中国内陆首个安智贸试点港口,这意味着在西部内陆地区,只有通过重庆港出关的货物才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快速便捷通关。有了通关便捷优势,在渝新欧铁路的推动下,继惠普之后,越来越多的IT企业进驻重庆,同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全球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美国普洛斯公司等国际物流巨头亦纷纷布局重庆,让重庆在吸引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上占到了西部领跑位置,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集群化。看到重庆依托渝新欧实现的经济提升,周边省市开始纷纷效仿,于是“汉新欧”铁路、“成新欧”铁路、“郑新欧”铁路也相继开通运营。
得地利,“渝新欧”铁路助推重庆打破传统贸易格局。“渝新欧”这座欧亚大陆桥的成功搭建,不仅解决了中欧贸易发展中海洋及空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的难题,提高了通关效率,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也进一步开发了沿线国家的过境运输潜力。“渝新欧”的运行时间比从铁海联运或江海联运节约了20天左右,运行路程比北线铁路通道减少1000公里以上。目前已实现每周至少1-2班的常态运行,高峰时期达到每周3班,且在2013年3月实现了欧洲至内陆地区的双向物流运输。截至今年8月10日,已成功开行78班,运送货物6738标箱,打破了我国一直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传统对外贸易格局和国内多年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物流格局。
聚人和,“渝新欧”铁路助推重庆争夺“丝绸之路”新起点。古代丝绸之路是将西安作为了起点,而如今重庆依托“渝新欧”铁路正悄然成为现代版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去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对渝新欧铁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明确表示:要将‘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渝新欧铁路也寄予厚望。国家领导人对渝新欧铁路提出期望的同时,重庆市也不断在努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也积极呼吁国家层面将渝新欧铁路上升到国家战略加以扶持。此外,重庆市还在今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进一步推动中亚和欧洲国家支持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中俄两国三方“渝新欧”暨“渝新俄”会议在渝举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重庆三方,就降低运价、拓展货源、提升运行质量等方面达成共识。可以预想,一旦渝新欧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条连接中亚和欧洲的国际大动脉势必会让重庆站上新的历史高点,推动重庆乃至周边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