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对新建铁路分类投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通过铁路发展基金参与铁路投融资,从而实现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意见明确表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将向社会资本开放;为保障民间资本获得稳定合理回报,将由中央财政引导设立铁路发展基金;铁路车站及线路用地综合开发将会有明确的支持;承诺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促进铁路运价改革,赋予运价的弹性调整等等!
意见里的这些亮点内容点亮了投资者的眼睛,为民资入铁“松绑开路”。
众所周知,铁路建设投资具有数额大、周期长的特点,传统的铁路筹资方式是靠中央财政和铁路债券等自筹资金,这样的投资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造成了铁路建设项目负债严重,急需资金周转。而作为路外的社会资金呢?一方面对投资于铁路建设心有所向,只是无奈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植,难以跨过投资铁路的高门槛。此次投融资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为双方搭建联谊提供了有力支撑,用民资来盘活铁路发展建设,不仅仅是他投资,铁路来买东西,还可以以投资的方式来进行这些方面的招投标采购,然后根据收入所得来进行红利归还。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投资者的闲置资金,还可以使其从中获取稳定合理的回报,并且使铁路建设可以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大家最关心的能否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问题,意见中也明确表示,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是赚不到钱,也要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铁路客货量止跌回升,加上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以及路网结构的不断密集合理,都让在铁路投资前景广阔,而且,铁路上亿元的机车采购都为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铁路以后的运作将全部放在阳光下运作,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利好因素足以说明,国家非常重视铁路的发展建设,鼓励民资入铁,国家对铁总公司“扶上马,再送一程”的行为,无疑是为民资入铁“松绑开路”,因为这次的民资入铁不再是铁路一家部门自说自话,政府的公信力为民资入铁提供了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