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上海:国内最长轨道交通线路全线通车在即
来源:新华网    作者: 阅读:149 日期:2013-08-29

上海“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贯穿车站设计始终打造申城“新城市地下风景线”

本月底,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将正式开通载客试运行。据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的上海城建设计总院负责人介绍,全长21.2公里的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华山路站至罗山路站)线开通后,整个11号线将实现全线通行,届时11号线将成为国内目前运行里程最长的轨交线路。与此同时,项目还设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轨交列车停车场——川杨河车辆基地一座,正式运营后将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最大的轨交车辆停靠检修基地。

上海城市地域文化贯穿车站设计始末,钱学森手稿凸显人文景观

在11号线二期工程设计中,上海城建设计总院选取了以交通大学站、上海游泳馆站、徐家汇站作为地标车站着重渲染城市的地域文化,成为整条线装饰的亮点。交通大学站2号出入口临近钱学森图馆,该通道定义为“科学与艺术的长廊”,用钱老的手稿公式组成设计元素通过艺术的构成和肌理的处理使得整个通道充满了艺术性;上海游泳馆利用常规的材料通过设计特殊的语言组织形成了一个灵动的空间;徐家汇站狭长的站厅屋顶照明灯犹如一个个“月亮弯”,不仅照明效果不减,还增强了站内的艺术设计感。

与现有路网中8条线路实现换乘设有国内最大轨交车辆停靠、检修基地

11号线北段作为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主干线,西起嘉定安亭,南到浦东罗山,贯穿上海西北地区、中心城、浦东新区,共设12座车站,其中1座高架站,其余为地下站。在设计过程中,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充分遵循网络建设理念,其走向、站位选择均实现了规划对本线的功能定位和要求。全线与轨道交通路网中的8条线路有换乘关系,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有力地支持并引导沿线地区的开发建设,对尽快实现上海市总体规划目标,促进合理的城市布局,引导中心城人口疏解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在轨交项目中使用BIM技术,全生命周期技术护航项目建设全程

据上海城建设计总院介绍,11号线二期徐家汇站至上海游泳馆站区间建设中,需从徐家汇商业中心地段穿行,穿越高层和多层建筑20余座、其中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并2次穿越1号线、4号线地铁,穿越工况包括下穿、上穿、侧穿,工程难度堪称世界级难题。为此,上海城建设计总院专家通过多方风险评估控制,成功完成了各风险的穿越,风险控制有效,保证了各重要设施的安全运营。与此同时,位于上海“三横三纵”的西纵华山路下的二期工程交通大学站,邻近周边是商务楼、居民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为保证周边人员、车辆的正常出入,给管线改排、基坑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终提早半个月完成该站点的施工,为保障城市交通作出了贡献。

据介绍,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中还首次在申城轨道交通项目中运用了BIM技术指导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实现“护航”。

创新思路,“环港汇”一路之移天地宽

按最初规划,11号线车站位于华山路下。如果常规施工,华山路将“开膛破肚”,将使徐家汇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瘫痪。为此,上海城建设计总院通过多次勘察,反复斟酌,创造性地提出的“环港汇广场”方案,避开了徐家汇地区的主干道,其中,11号线不走华山路地下,而是移到港汇广场西侧的恭城路地下。同时利用港汇广场部分地下空间,改建区域通道与已建成的1号线相连接换乘,从而避免了徐家汇地区封闭交通大开挖建设,确保了商业、交通等正常运行。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