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11时,在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国际联运首发列车仪式举行,一辆来自俄罗斯的煤炭列车驶入珲春铁路国际换装站。关闭长达9年的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正式恢复开通和营运。中俄双方对此高度重视
据介绍,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因多种原因于2004年被迫关闭。随着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的开发力度,及中国政府加快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双边贸易往来加快,该铁路的恢复运营也提上日程。中俄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国际联运线路开通,标志着双边经贸往来正在加快破解“通道瓶颈”,而借助这一通道,该地区中俄之间的贸易或将驶入快车道。
当日上午,首发列车仪式举行完后,伴随着一声火车鸣笛,一列红色车头牵引的列车缓缓驶来。火车停稳后,双方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工作。这列火车共30节车厢,全部用来运输煤炭,共计63吨,都来自距离中俄珲春口岸32.3公里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马哈林诺铁路站。该铁路站距离俄罗斯的的扎鲁比诺港仅40.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吉林省对俄铁路港口推进组组长、吉林省东北亚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丰茂介绍,该条关闭9年的铁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扩大吉林省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在旅游、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在通车仪式上,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伟根表示,珲春-马哈林诺国际铁路恢复运营后,不仅可以降低双边贸易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也可以利用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进一步发挥吉林省与日、韩及北美地区的双向投资,促进传统贸易增长。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理位置优越。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图们江区域开发规划,珲春市成为该区域双边及多边贸易的重要节点。珲春口岸作为吉林省唯一对俄国际铁路口岸。在对外贸易方面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