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金融 >
长亮国融信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商业模式分析
来源:科技讯    作者: 阅读:278 日期:2017-02-22
  长亮国融信在2016年大力研究供应链金融系统技术,我们也注意到供应链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中的特殊分支,大部分互金都是面向C端客户的,而供应链金融主要面对的是B端即企业客户,在供应链的上下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而在2016年,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已经出现,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带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

  一、核心企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是核心企业。就像上下游的堤坝,核心企业起到贯穿产业链的作用。

  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从事供应链金融,有天生的优势。核心企业几乎掌握了所有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手头握着所有的应收、应付账款,天时地利人和兼具。比如,海尔集团、迪信通等行业巨头,都成立了自己的供应链金融公司,并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提高效率,改造行业。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极为明显。核心企业只能针对自身行业、甚至只能是在自己产业链条上做文章,天花板太低。

  二、B2B和大流量电商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商模式是核心企业模式的变形。和核心企业类似,B2B电商在行业中,也处在一个上帝视角,可以俯瞰行业,并能充分控制上下游。以找钢网举例,目前,找钢网上流通的钢铁占整个行业的20%,对行业有把控度。在交易过程中,找钢网很了解交易双方,也了解行业风险,可以输出信任,给双方贷款。即便对方还不上钱,也可以随时处置抵押的钢铁。张海涛称,B2B既解决了信任问题,又解决了资产处置问题。比如,一个厂家有100万元的钢铁,就可以抵押给找钢网,并按照7折的价格,借走70万。如果厂家还钱,只需支付一定的利息;如果厂家还不上钱,找钢网就可以将钢铁以八折的价格销售掉,也就是80万。如此,找钢网还能挣10万。

  这种玩法,有个专业的名词,叫货物质押贷,对于B2B来说,有先天操作这种贷款的优势。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15.2万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供应链金融,同样硕果累累。B2B电商的模式,还有大流量电商,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好玩家。京东,一定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最早布局者。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布局很大,其实盈利最大、最核心的终极武器,是账期。2011年,京东平均账期为38天。但到了2015年,京东已要求大幅延长账期,在一些品类,京东的账期甚至达120天。

  举个例子,京东从商家那里进了1亿的货,约定的账期是120天,但是京东只花了20天就将货卖了出去,剩下100天,1亿的钱就趴在京东账户上。

  这些钱,京东如何激活变现?

  2013年年底,京东发布新的产品“京保贝”,作用就是将趴在京东账户上的钱,提供给需要贷款的商家。

  说白了,京东在用A商户的账期,倒手给B商户的融资,从中赚取利差。

  除了京东之外,大部分大流量电商,也会如此玩供应链金融,在应付和应收之间拆解、倒手。

  但这个模式,依然有一大掣肘,所有操作,只能限定在电商自身的平台上。

  比如钢铁行业,2015年,我国钢铁产量近12亿,且每年的产能还在减少,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盘子在不断收缩,供应链金融也就禁锢在行业本身。

  三、平台模式

  2016年,值得注意的是,众多横切、竖切行业的平台玩家崛起。他们提供一些新式的互联网工具,重塑行业。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大多都是“实业家”,而非“金融家”,也不太懂互联网玩法。一群平台玩家,提供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完成供应链金融的改造,坐地收钱。另外,还有一些切入细分领域的玩家,这种模式讲究“匠心深耕”,某种意义上来说,避免了出现“核心企业”自己操盘的可能性。这两种模式目前都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与核心企业的谈判和磨合。

  四、P2P网贷平台模式

  2016年,众多理财平台纷纷声称加入供应链金融。这其中,当然与P2P进入洗牌期,行业收紧有一定关系。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资产荒”出现,而供应链金融,相对来说是风险较小,较优质的资产。而P2P提供的核心价值,就是从C端融资,并输送给中小企业。尽管如此,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P2P的资金获取成本依然相对较高,不是中小企业乐于选择的最佳渠道。

  五、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

  长亮国融信供应链金融系统解决方案涵盖当前主流的供应链融资产品,针对以核心企业为圆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贸易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可设置包括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预付类(保兑仓融资)、存货类(融通仓融资)和组合产品融资等丰富的管理功能。另外,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局部个性化的特点,本产品提供了包括业务参数设置、业务规则设置、业务模型配置和审批流程配置在内的一系列可配置功能,实现业务灵活扩展。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