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海集运通过出售集装箱成功实现全年业绩扭亏,今年9月和10月两次出售港口资产,可以集中资源与精力专注发展集装箱运输主业,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一月连售港口资产
今年以来,面对低迷的市场态势,中海集运在推进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订造计划的同时,也在积极“瘦身”。9月份和10月份接连两起码头资产处置,既使其能享受码头投资权益而无需直接管理码头,以集中资源与精力专注发展集装箱运输主业,又为其带来可观的税前收益,为今年的扭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海集运9月12日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中海码头)通过公开挂牌方式标售其所持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公司(新东方码头)55%的股权。
根据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8月26日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新东方码头股权交易的评估基准日为7月31日,评估机构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新东方码头55%股权评估值为7.56亿元。截至7月31日,新东方码头净资产评估值为13.75亿元,较其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9.3亿元增值46.54%。1—7月,新东方码头录得亏损约5733万元。
中海集运称,本次出售新东方码头权益的目的是提高中海码头的资产利用效率,优化资产结构,也是中海码头整体战略布局需要。本次交易预计获得的损益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待协议正式签署后再作披露。
仅仅在一个月后的10月11日,中海集运再次宣布出售港口资产。相比公开挂牌出售新东方码头,此次,中海集运直接将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海码头转让给中海码头发展(香港)有限公司(中海香港码头)。
若中海码头的股权能够成功转让,预计将可为中海集运产生8.7亿元税前利润,若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测算,预计本次交易将可为中海集运带来6.53亿元的税后利润,这将为中海集运今年的扭亏打下坚实基础。
兴业证券认为,转让码头资产,可以让中海集运更加专注发展集装箱运输主业。集装箱运输业进入大船时代,中海集运抓住船价低点订造5艘1.84万TEU型船,船舶交付后将极大增加公司在欧洲航线的竞争力并长期利好。但大型船舶的订造无疑会加剧企业的资金紧张,码头业务的发展对资金也有巨大需求,中海集运选择转让码头资产,可以集中资源与精力专注发展集装箱运输主业,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港口资产得以整合
中海码头成立于2001年4月,其本身不直接开展经营活动并创造收益,利润来源主要是投资下属各码头公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
中海码头坚持“互惠合作、共谋发展”的投资经营理念,依托中国海运及集装箱运输的整体优势,以控股、参股、租赁合资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积极开展国内外港口集装箱码头和综合性码头的投资开发与经营等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截至去年12月底,中海码头总资产超过58亿元,净资产超过34亿元;共合资经营及管理14家码头公司,分布在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天津、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南沙、湛江、钦州等主要沿海港口,其中控股公司有4家。目前,中海码头共有集装箱码头泊位46个,码头岸线长13.69千米,年集装箱吞吐能力2780万TEU。另外,还投资1家散粮码头和1家项目公司。
中海香港码头作为中海集团境外码头投资管理平台,根据中海码头产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过去三年中,在前期已投资的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埃及达米埃塔码头以及中海美国码头(美国西雅图码头投资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在欧洲、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寻求码头合作机会,加快码头投资步伐,去年年底成功与招商局国际、中远太平洋合资设立政龙投资公司,收购台湾高明货柜码头公司30%股权;去年8月,与APM Terminal、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运营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截至6月底,中海香港码头投入运营的集装箱泊位共有6个,码头岸线长2483米,年集装箱吞吐能力450万TEU,另有在建的集装箱泊位11个,码头岸线3982米,年集装箱吞吐能力780万TEU。1—6月,中海香港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5.5万TEU,同比增长57.8%。
不难看出,通过此次整合,中海集团将国内和国际码头资产整合于中海香港码头,同时中海香港控股对中海香港码头的现金注资将为码头业务的发展提供契机。依托中海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多元化的产业及资源,中海香港码头将拥有更充足的发展资金、更高效的集中管理以及规模化、全球化的优势,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持续拓展和增强。对于中海集运而言,从100%持股中海码头转变为通过中海香港码头享有码头业务49%的投资收益,也将分享中海香港码头广阔发展前景创造的投资收益,有助于中海集运平衡主营业务周期性和季节性影响,进一步增强抵御航运市场波动的能力。同时,中海集团从全球范围内调配和经营码头业务,也将有利于中海集运集装箱运输业务在全球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