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BD-CORS)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已完成横沙岛、大戢山、芦潮港三个参考站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入运行。据悉,这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首个专门针对海洋应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是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能够为区域内公众用户提供导航定位、精确授时和数字报文等信息服务。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专门服务于沿海水域的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且基于北斗导航的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成后,将率先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的接收机、终端机及软件系统均采用国产设备,实现了从系统到芯片、从软件到硬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摆脱长期以来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可大大提高该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稳定性及可维护性。”该项目方案评审组专家透露。
上述专家还表示,相对于已建成的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BDS)亚米级的定位精度,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作为手段更先进的地基增强技术,还拥有定位精度提升更大、播放方式更多等众多优势,可以更好满足沿海用户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长江口水域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长江口水域建设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既是水上交通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航海保障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东海航保中心从2011年下半年就开始了相关论证,陆续完成站点踏勘和选址工作,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土建施工和系统建设,预计12月下旬整个系统就可以投入运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总工程师刘嘉华副主任介绍说,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覆盖长江口黄金水道、上海自贸区大部分水域及洋山深水港部分水域。
另悉,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系统建成后,将为海事管理、海道测量、水运工程、航运物流及海洋气象等涉海领域提供厘米级实时三维空间定位服务,并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跨海大桥变形监测、集装箱智能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