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5日上午8时起,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滞航船舶总数持续48小时以上已超过300艘以上,目前,船闸滞航船超过400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已经预案》的相关规定,梧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立即启动较大(Ⅲ级)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迅速依据各自职能,加强沟通与协调,落实应急措施,确保通航安全、有序。
进入10月份,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由于降雨少,干流水位持续下降,西江上游来水量锐减,在长洲水利枢纽下游,往日的江面已经是礁石裸露,江水干涸。据水文部门监测,10月中旬以来,西江水只有2000多立方米每秒。受此影响,长洲水利枢纽的出库流量也相应减少,到10月28日上午8时,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出水流量只有1890立方米每秒,坝下水位降至3.5米左右。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航道已接近设计最低通航水位3.07米。船闸通航受到影响,从10月中旬开始船舶滞航现象出现,从10月25日上午8时起,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达到340艘,并持续48小时以上,目前已经超过400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西江上游来水量还将持续减少,水位极有可能继续下降。为尽快疏导长洲船闸滞航船舶,恢复西江黄金水道安全畅通。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已启动较大(Ⅲ)级响应。
为了疏导船舶,减轻通航压力,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要求所有待闸船舶服从船闸管理部门的调度和指挥,做好防火防碰等各项工作,并安全有序地通过船闸。同时,针对对故意扰乱通航秩序、不服从调度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从严查处。目前,梧州交通、航道、海事、长洲水电公司已组成联合应急小组,按照来水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及时发布通航信息,与上游航运部门沟通,严格执行船舶配载最大吃水深度在3.5米以内的制度。同时,受长洲枢纽电站发电调度影响,坝下水位日变幅较大,船闸过闸调度执行“按排号、看吃水”规定,按报到先后顺序安排配载吃水不超过航道实时水深的船舶过闸。
据监测,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保持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