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徐祖远:调整大港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绿色港口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作者: 阅读:183 日期:2013-10-30

讲话475.jpg

图:论坛现场

经中国交通运输部批准,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2013中国港航发展论坛”于10月30日在上海举办,论坛期间还将举办配套展示会既“中国港口航运物流展览会”,以期为国内外港航企业、物流企业以及相关设备制造、供应商搭建交流互惠的平台、展示创新发展成果。

本届论坛以“转型、合作、绿色”为主题,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交通行业权威的研究咨询机构领导,国内各大港口、航运集团,国际知名的港口及航运运营高管和著名经济学家出席,站在全球的视野来共同探讨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的新变化,以及全球港航和中国港航形势发展的变化。

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始于2008年的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结构性的深远影响,在危机面前没有任何国家、组织、行业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截至目前,尽管在远方的天际线上绽现了一丝光亮,但那是阳光的前兆,还是又一场雷电的前奏难以确定,因为世界经济整体向好的基础还不扎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经贸依然是微弱复苏的态势,下半年对外贸易形势仍然严峻,沿海港口投资收益仍然依赖于经贸发展,市场信心依然不足,港口吞吐量增速肯定会放缓,以前港口吞吐量以两位数增长的好时光将难以出现。

二是船舶的大型化、自动化和低耗能的发展趋势将对港口服务的要求更高。2013年是万箱以上集装箱船投入较多的一年,随着这些大船逐步投入到干线服务,替代下来的船型将依次推动整个集装箱航线船舶大型化。更为重要的船舶大型化带来的运输组织、航线结构调整,使得班轮公司之间竞争,集装箱干线港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因此港口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适应船舶大型化和新一轮航线调整的需要。

三是进一步把握好港口建设的节奏,提高港口发展的质量。2013年是落实《关于促进沿海港口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发展思路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调整之年,应加强区域内的港口群协调发展,推进港口节能减排,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港口需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控制价格竞争冲动。面临吞吐量、投资持续增长和码头业务效益徘徊的局面,港口应切实提升服务、控制成本,理性追求吞吐量的增长,避免为低层次竞争付出效益的代价。应当指出,各港口之间恶性竞争的价格战已经不是理性的经营手段。

四是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关注热点。9月29号,中国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是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的窗口,是国际通行的准则下加强我国对外经济联系,强化中国经济对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港口航运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载体,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部分自贸区都建立在自由港的基础之上,因此,自贸区建设对港航业影响是积极和深远的,必然带来重大机遇和变革。

五是十八界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一届中国政府的经济主张和改革棋局必将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特别是从被国家视为智库大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目前主动披露的383改革方案报告来看,中国港航也势必迎来新的机遇期和调整期。

借此机会,徐祖远对于确保中国港口发展也提出了几项建议,一是要研究和调整大港发展战略,处理好综合运输与枢纽建设关系,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临港产业园建设,推进物流链的延伸和发展。二是必须积极推进港口口岸便利化,加强口岸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中国外贸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化港口服务业。港口要积极参与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港口的独特作用并增加投资收益,四是推进港航共建,立足于培育共同市场,深化信息、资本及新领域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五是加快建设绿色港口,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港口的综合优势。

本次论坛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共同探讨金融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新变化、新动向,并展望全球港航和中国港航形势发展的趋势和愿景。本次论坛由主旨演讲、高端访谈、专题论坛、对话讨论、现场展示、参观考察等系列活动组成,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