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长江航道局:一切为了畅通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阅读:182 日期:2013-10-25

 一切为了畅通。长江航道人将此视为天职,当作核心价值追求,在“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创建中,致力于通过大规模的航道整治建设,努力打造一条畅通高效的黄金水道。2012年,长江干线完成货运量17.8亿吨,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内河运量第一,这也成为长江航道条件大幅改善、通过能力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整治建设  改善航道条件

 9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宣布,备受各界关注的长江中游荆江航道全面开工建设,未来3年多,国家将投入43.3亿元打通荆江航道,基本解决长江航运的制约“瓶颈”问题。

而在此前的2012年初,随着长江干线叙泸段二期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长江干线2838公里航道全部达三级或三级以上航道标准,在全国内河率先实现了高等级航道的全线贯通。长江航道近年来的这些建设发展成就,在长江航运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也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长江航道局“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水运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比较优势,能耗低、污染轻的独特优势,以及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优势和继续发展的潜在优势。在党和国家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日益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在文化品牌建设中,将创建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响应沿江政府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加快推进航道建设,大力改善航道条件,积极支持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根据国家内河水运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长江航道局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建设思路,自“十一五”以来,先后共投入110多亿元,对干线航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建设。长江干线近30个重点碍航河段和滩险得到了有效治理。

为了进一步挖掘长江干线航运潜力,目前,长江下游正在实施南京以下12.5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中游正在实施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以及东流二期、戴家洲二期、湖广—罗湖洲、天兴洲等航道整治工程,长江干线航道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和建设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随着整治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的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江深水阔,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目前,长江航道承担着沿江85%的煤炭和铁矿石、83%的石油、87%的外贸货物运输的任务。长江水系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流域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20%和60%。长江航道已成为沿江综合运输体系的主骨架和对外开放的主通道,更是优势产业聚集的重要依托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优质服务  提高通航能力

今年9月30日,长江下游裕溪口支汊航道上段开通为公用航道。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水运需求旺盛,在充分利用长江主航道的同时,对支汊航道的利用也提出了迫切需求。2011年,长江航道局先行开通裕溪口下段航道为公用航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此次上段航道的开通,实现了裕溪口支汊航道开通为公用航道的全线贯通。

裕溪口支汊航道全线开通为公用航道,对于充分发挥高等级航道网干支联通、干支成网优势,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保障运输船舶航行安全,提高长江航运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机构测算,裕溪口支汊航道开通为公用航道后,到2030年将为沿线区域GDP的贡献达263亿元。

在航运业,有着寸水寸金的说法。航道水深尺度的增大意味着可以走更大的船,装载更多的货物,是航道条件改善和通过能力提升的最直接表现。自“十五”以来,为适应航运发展的需求,长江航道局根据航道实际情况先后23次分时分段提高了长江上、中、下游航道维护水深,不断释放长江运能。

在长江上游,从2005年开始,分三期对全长370公里的重庆至宜宾航道进行整治建设,整治滩险20余处,配布航标1100余座。整治后,重庆至宜宾段最低航道水深由1.8米提高到了2.7米,航道等级由四级提高到了三级,通航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为了进一步满足地方水运需求,长江航道局又将该段航道洪水期的维护水深提高到3.7米。目前,即使在每年的枯水期,1000吨级船舶或3000吨级船队也能从重庆驶达宜宾。

在长江中游,长江航道局2009年将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枯水期水深从2.9米提高到3.0米,打破了自1953年以来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水深2.9米的局面。到2010年11月,这段航道枯水期维护水深提高到了3.2米,而洪水期则提升到了5.0米,中游航道通而不畅的局面明显改善。

长江下游江深水阔,水运发展迅猛。2005年长江口10米深水航道开通后,长江航道局将南京至浏河口段航道维护水深统一提高至10.5米,实现了与长江口的无缝衔接。目前,长江南京以下航道水深已经从10年前的最高8.5米提高到了12.5米,极大地释放了长江下游航运潜力。长江江苏太仓段航道,可以满足第四代集装箱船和5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第五、第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及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可以乘潮直达太仓港,迎来了江海直达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长江航道局近年来还大幅延长海轮通航时间和里程,多次缩短航道信息发布周期,开通便捷水道提供经济航线。

人水和谐  追求永续发展

服务,是长江航道的本质属性,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是长江航道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长江航道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不是无条件地、无限地满足,必须受生态环境的制约。长江航道人意识到:航道建设发展的“度”很重要。

生态文明航道为长江航道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江航道局局长熊学斌说:“我们在建设航道、发展水运的时候,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航道开发强度,将航道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实现航道的开发利用与河道生态保护和谐统一。”

为此,长江航道局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积极开展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以及航道生态承受能力等重大专项研究,统筹考虑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长江航道的通航潜力和长江生态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航道开发强度,以实现航道可持续发展。

在航道建设中,尽可能地减少航道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航道维护管理中,尽可能地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和节能减排产品,减少航道维护管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航道更加绿色环保,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

同时,长江航道建设者还意识到,长江航道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形成社会共建生态文明航道的局面,不断加强与水利、环保、渔政等部门的联系,就长江的整体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密切沟通、真诚合作,使长江的开发利用能够统筹兼顾防洪、环保、水生资源保护和航道等各方利益。

熊学斌表示,建设生态文明航道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引领者,为建设长江生态文明、美丽长江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长江航道局“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长江航道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同步推进航道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这已经成为长江航道人融入时代潮流的注解。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