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昨日,在铜官水域滞航待过闸的船舶,在海事部门的调度指挥下,陆续起航。
近日,由于湘江进入枯水期,500余艘船滞留长沙枢纽水域。湖南省地方海事局针对船只严重滞留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截至昨日18时,长沙枢纽船闸已恢复畅通,各类船舶过闸400多艘次。
昨日,长沙枢纽上游白沙洲水域的船只机声轰鸣,汽笛回荡,一位姓张的船长露出微笑,“我们终于又起航了,3天后可抵上海港。”他如释重负地说。
而在长沙枢纽下游的铜官水域,滞航等待过闸的船舶正在有序起锚上行。一家航运公司的负责人欧阳回春告诉记者,截至昨晚8时,该公司已有8艘从湘潭港装载钢板的货轮过闸下驶。在铜官水域,该公司货轮装了满满一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准备驶入闸室。
据了解,为确保航运畅通,10月21日,湖南省海事局在长沙综合枢纽召集航道、海事部门及枢纽公司、株岳航运建设公司负责人召开紧急会商会议,决定采取引航道疏浚、划定过渡段区域、开设临时应急通道、科学调度过闸、加强现场秩序管理等5条应急措施,确保船只有序通行。
湖南省海事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10月22日起,由航道部门调集一艘挖泥船、2艘运泥船,日夜紧急对河床浅水域的多处“凸”点进行疏浚,清理障碍物体,为千吨级船舶进出船闸创造通航水位条件。
记者从航道部门获悉,因坝下浅水航段55公里,铜官主航道水域实际水深仅2米左右;萝卜洲航道狭窄,300至400米宽,主航道约50米宽,滞航船舶主要集中在这两处。
湖南航道专家综合分析,截至24日,湘江流域近一个月未降大雨,如果上游东江、梯级航电枢纽不调度增加下泄流量,三峡库区不增加出库流量,洞庭湖水位就得不到提升,湘江枯水制约航运会更大,可能将展开一场抗枯“持久战” 。
目前,湘江全流域航运进入紧急战枯保运状态,优先外贸重点货物,采取减载航行、中转衔接过载、化整为零等运输措施;港口力争着手早日恢复装卸生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