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以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3个部委司局级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在长江流域多个省市进行调研,针对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听取各地各方意见。
据悉,此次调研组调研了长江沿岸的多个省市,10月1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率13个部委司局人员组成的调研组来到长航局召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专题研究工作座谈会,就如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经济新支撑带,听取意见建议。湖北省许克振副省长出席座谈会。长航局局长唐冠军作工作汇报,副局长魏志刚、但乃越、朱汝明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机关和机关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图:大会现场
15日,调研组在长沙召开了座谈会。据报道,本月底,沿长江7省2市的省市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将汇总到国家发改委。
由于长江经济带与上海相连,接受媒体采访的专家认为,沿长江地区应该通过上海自贸区开放的机会,加速自身发展。湖南省经济学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茂松就表示,湖南岳阳要加快国家综合保税区的申报,承接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和带动。
唐冠军局长在汇报中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从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的战略部署,把长江黄金水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也赋予了长航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作为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航运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的历史进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会上,唐局长围绕长江干线航道情况、三峡通航情况、长江港口情况、长江航运企业及船舶情况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长江航运概况。唐局长说,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号文),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和沿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长江航运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沿江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增长,主要表现为“四个新”:一是加快建设,通航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二是着力创新,航运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是严格监管,水上安全生产创造新纪录。四是提升服务,航运带动能力跃上新台阶。
唐局长说,面对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的总要求,长航局提出长江航运助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的总体思路是:从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和中国经济升级版新支撑带的总要求出发,以服务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对外开放开发为根本,以长江干线航道为主干通道、以沿江重要港口为枢纽,以现代服务和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形成贯穿我国东中西部、辐射整个长江流域的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综合运输体系,全力助推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的打造。
为此,长航局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着力:一是以提升通过能力为重点,服务于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二是以加快结构调整为重点,服务于行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三是以航运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服务于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对外开放开发;四是以安全监管为重点,服务于流域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五是以保护环境为重点,服务于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
唐局长还围绕关于重大政策的思考与建议和关于重大项目的思考与建议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认真听取长航局的汇报后,徐宪平副主任对长航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长江经济带是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具有竞争力、最具有活力的第二大经济带。徐宪平副主任指出,交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把多式联运作为重点,推动各种运输工具的无缝衔接。围绕产业问题,他说,长江经济带上最重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因此在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在投资结构、运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沿江产业结构的问题。徐宪平副主任同时围绕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道路、长江经济带开放问题、生态长江建设问题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还到长江航运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参观。
寻找“干货”的长江行
这次调研规模颇为庞大。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任组长,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任副组长,涉及13个部委司局人员的工作小组,在近期针对沿长江的7省2市进行调研,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这次调研的背景是国家发改委近期启动的《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编制工作,据悉,发改委已经要求沿江地方的9个省市均尽快起草本省市总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称,“最近几周,我们马不停蹄地在长江沿线的7省2市进行调研,希望给这个指导意见添些‘干货’。”
10月15日上午,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率领的调研组在长沙召开座谈会,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胡衡华表示,湖南将依托长江,完善港口的疏浚,铁水联运、公路辐射的综合交通体系。
此次调研一方面是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地调研,另一方面也是想听取地方的诉求。在此之前,10月11~12日,发改委在江苏就“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这一战略部署进行调研。
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在发改委调研时提出,目前国家层面的提法是重点建设上海、重庆和武汉3个航运中心,江苏省应强烈要求把南京加进去。
据悉,安徽将会在10月底将自己编制的意见正式递交国家发改委,重庆、江西等省份也在制定各自的《指导意见》。
黄金水道迎来“第二春”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昨日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改委推出沿长江流域的经济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后,最显而易见的利好就是对长江航运方面的提升。
他表示,尽管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近几年也依托此优势发展,但由于长江流域大量的大桥、大坝存在,实际航运效果并不理想。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是培育长江流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的迫切需要,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吨、水系超过1200吨。同时,交通部将会提前谋划“十三五”长江水运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政策措施。
据了解,“十二五”前两年内河水运建设中央投资达到180亿元,已超过“十一五”中央投资的总和,其中长江沿江亿吨大港达到8个,长江干线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超过1080吨,三峡船闸过闸船舶平均吨位达到3445吨。
陈耀认为,将来长江经济带还应该重视铁路、高速公路(行情 专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交通上实现互联互通,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水利工程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沿江地区连接上海自贸区
早在上世纪,有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就出现了“T”字形的发展规划,即由沿海为一个战略轴线、沿江为主轴线的格局。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对产业的发展上会有提升,其中包括对传统的落后产业淘汰和技术性改造升级,发展新兴产业。”陈耀表示,特别是中上游地区,还要带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T”字形的存在将让沿江地区不可避免与上海密切联系,前不久,上海自贸区的启动也有望给沿江地区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茂松表示,(湖南岳阳)要加快国家综合保税区的申报,要形成长江中游地区一个最大的综合保税区,这就承接了上海自贸区对它的辐射和带动。
陈耀也认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今后一定要跟上海自贸区实现一体化,这一区域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长江地区应该通过上海自贸区开放的机会,将沿江上游地区的人引进到上海自贸区,同时也将国外的技术资源予以引进,这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运行体系。
根据业内专家的设想,应该通过水上、陆地交通将西部地区同上海自贸区连接起来,为前者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