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秦雁:加快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保持稳健发展
来源:中国船舶报    作者: 阅读:190 日期:2013-10-10

2008年以来,江苏省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同时,江苏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实力今非昔比,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都大幅提高。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秦雁表示,当前全球造船市场正处于周期性调整过程中,这是船舶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最有利时机。江苏船企要抓住历史机遇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由大转强。

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近几年来,江苏船舶工业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2012年,江苏船舶工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依然保持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地位––该省造船完工量为2219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36.8%;实现销售收入267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4.4%;实现利润超过2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9.8%,创多年来新高。今年上半年,在船市依旧低迷的形势下,江苏新接船舶订单193艘、680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189.7%,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江苏船舶配套产业加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京、泰州、镇江、南通四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基地,配套产品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一批有代表性的船舶配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船用锚链、海洋平台系泊链生产总量居世界第一,中速柴油机、克令吊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和50%,螺旋桨、船用泵、船用锅炉、船用救生设备等产品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低速柴油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船用设备得到重点发展。

从两个层面抓提升、促转型

秦雁指出,面对当前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自我提升、破局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必由之路。为此,江苏省将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抓提升、促转型。

在企业层面,一方面,船企要努力提高总装化造船水平,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大力推广应用精度控制、快速搭载、舾装先行化、高效自动化焊接、整体长效防腐涂装等先进制造手段,特别是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工艺、工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全面推进建立壳、舾、涂一体化及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总装造船模式;另一方面,要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提高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总装集成能力,打造具备总包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总装制造企业,大力培育海工装备制造核心能力。同时,要以总承包为牵引,带动和引导一批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工程设计、模块设计制造、设备供应、系统安装调试、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分包商。此外,要积极推行专业化制造模式。根据现代化总装生产模式要求,积极发展以分段、模块、舾装件等为中间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全面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政府层面,将继续营造大力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环境,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规划指导,并加大规划实施和政策保障力度;对被列入“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技术改造、重点产品研发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创建国家级船舶配套示范基地。

从应对新标准中培育新优势

目前,江苏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全省已经拥有3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一批带动性强、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创新项目陆续启动。此外,江苏培育了一批战略驱动、技术驱动型骨干企业,其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已经具备了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过,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推出新的造船规范和标准,仍对江苏船舶工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秦雁表示,江苏省将积极抓住国际海事领域标准体系调整的机遇,按照“系统推进、强化基础、重点突出、加强合作”的原则,变应对为参与,化被动为主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改进建造工艺,提升江苏造船业整体形象,培育新优势,为实现造船强省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江苏省已经成立了船舶行业IMO造船新标准规范应对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行业应对新标准工作及落实相关工作部署。秦雁指出,对于许多自身条件尚不能满足一些新标准要求的造船企业,要引导其选择重点船型,开展局部试验,在造船设施、建造工艺、生产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积极寻找差距,剖析原因,不断改进。同时,加强组织中小造船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应对标准工作齐头并进。

“船企转型发展,还需要资金来保驾护航。”秦雁表示,江苏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政策与国家有关财税、金融政策的衔接,充分利用出口退税、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和技术改造等支持政策,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推进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秦雁表示,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为船舶企业了解国际船市最新进展、造船技术发展趋势等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江苏造船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