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在芜湖宣布:正式开通长江下游裕溪口水道上段公用航道。“这是长航局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合作模式’下的又一重要成果。”长航局局长唐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近年来长航局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综合优势,在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签署《关于加快安徽长江水运发展的共建协议》的基础上,还与安徽省沿江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5市人民政府深化合作,形成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地方政府有需求、长航系统有响应、合力推进、互利共赢”的“安徽合作模式”。
加强干支联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为积极支持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长航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长江安徽段干线及其支汊航道的建设发展和“通支流”工作——2011年开通长江芜湖至南京段10.5米深水航道及裕溪口、太平府公用航道;今年1月1日起,再次试运行提高长江安庆至芜湖段205公里主航道维护水深至枯水期6米、洪水期8米。
2012年12月17日,长航局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了合力推进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座谈会,明确将开通裕溪口上段公用航道作为合力推进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加强干支联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长航局自今年1月起,组织相关单位对该河段航道条件进行了全面勘察和测量,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角度,统筹考虑、全面分析、妥善处理了该段航道开通涉及芜湖长江大桥、拟建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长江大桥桥区以及长江干线主航道(以下简称“两桥一线”)的通航安全问题,完成了该河段航道优化布置、航路重新规划等工作。
水路运输跨越发展“安徽合作模式”魅力凸显
记者从同日举行的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工作推进会获悉,近年来,长航局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安徽合作模式”的魅力已经日益凸显——
芜湖市全力加快芜申运河、合裕线航道整治工程进度。芜申运河东段8.5公里航道年内将全面完成,清水段15公里航道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合裕线航道提升工程的渡口迁移、渔民安置等事宜已经协调解决。
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和铜陵市政府积极推进铜陵东港航道的开通工作,对开通方案所穿越的笠帽山、方港河锚地与长江海事、航道等部门沟通协调。由于方港河锚地规模较大,港口部门对调整航道线路走向和提高维护水深提出了一些意见,长江航道部门已针对地方需求,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安庆市政府与长江干线航道管理部门开展了全方面合作。该市对长江太子矶航道处公务码头、东流航道处华阳公务码头、中心港区航道处公务码头迁移以及南京航道局安庆综合码头等码头的选址和岸线使用申请,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有力支持了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池州市政府积极开展鹅毛洲右汊航道维护和整治的前期工作。该工程全线贯通后,将彻底解决池州港牛头山港区航道只能“下进下出”的瓶颈制约,有效确保池州162公里黄金水道的畅通连接。
马鞍山市政府组织农委渔政、港口、海事及县乡政府部门,积极展开渔民动迁工作,稳妥地腾出建设岸线,确保了太平府水道配套项目——太平府航道专用码头的顺利建成。
此外,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和沿江五市政府部门还积极支持长航系统基地建设上遇到的问题。如:铜陵市港口局积极支持芜湖航道处笠帽山工作趸船码头建设,多次协调因选址被占用了生产岸线的铜陵汇成码头,取得了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放弃了补偿要求;安徽省港航管理局、马鞍山港口局积极协调解决了马鞍山航道处基地建设过程中与当地渔民的矛盾纠纷等。
继续深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范围
“按照‘合力建设、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总基调,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唐冠军指出:加快推进长江安徽段航运发展、积极服务长江流域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是我们的一致目标和共同愿景。下一步,长航局将和安徽省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范围,在船型标准化、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渡船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合作,为打造长江流域黄金水道、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长江航运真正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快速发展中的安徽,迫切需要皖江航运的支撑和保障。安徽交通运输系统要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协调好、配合好、服务好长航系统在安徽的工作,与长航局携手建设美好皖江。”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