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船舶出口退税率提高 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91 日期:2013-08-16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于7月22日提出,将实施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贸易政策,通过适度提高船舶等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成本。

商务部信息显示,上半年,外贸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9%,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下半年,中国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我国是仅次于韩、日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国,作为技术、劳动力、资金、以及风险密集的船舶产业,其兴衰对我国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有专家表示,政策的出台或将进一步增强船舶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船舶出口退税率将上调至何种水平尚无定论。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顾问朱汝敬认为, 近年来我国船舶的出口退税率一直保持在17%,提高船舶出口退税率的余地已经不大,“即使上调也是微调,不会作大幅度调整”。朱汝敬表示,目前船舶产业突出困难是产能过剩,很多船厂订单量急速下滑,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尽管出口退税率不会大幅上调,仍有利于缓解造船企业的资金压力。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副主任张永锋则认为,上调出口退税率并非拯救中国造船业的长久之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17%的出口退税政策,使中国的船舶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致使各地争相上马造船工业,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因此,上调出口退税率可能在短期内对企业比较有利,但是对扭转整个造船业的颓势效果甚微。而且,一旦出口退税率上调,外商必然也会相应降低产品报价,能否真正提高船舶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尚未可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 此次调整有可能形成企业过于依赖政策的习惯。国家希望通过上调出口退税率对船舶出口企业进行帮扶,但实际效果很可能是短期的。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对船舶出口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财政补贴,刺激国内消费进而拉动船舶业的国内需求,效果可能更好。

该专家表示,短期救助船舶出口企业是可以的,但想让中国的船舶出口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还必须依靠企业转型。“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出一些力,但是,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己。”

据了解,在目前船舶业产能过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船企意识到,与其被动等待政府救助,不如主动升级转型。目前,诸多船企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