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煤钢去产能:严肃追责比时间表更靠谱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24 日期:2016-07-18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确保2016年去产能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省区市要细化实施方案,务必在7月底前全部编制完成每个退出产能项目及其任务量的具体时间进度表,并报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今后督促检查依据。


  会议强调,各地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年底要盘点交账。因此,要认真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化解过剩产能负总责”的要求,没有完成的将被严肃追责。

  毫无疑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形势较为困难的形势下,2016年全国要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可谓空前。而“长痛不如短痛”,中央年初即把淘汰过剩煤炭钢铁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而一再重申,旨在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此次国家发改委发声,就是要求各地通过制定进度表细化标准和明确责任,切实把中央精神落在实处。笔者认为,发改委这次发声的关键词是:“严肃追责。”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工作没有计划便无从实施,但没有激励约束追责机制加以管控监督,任何计划或将成一纸空文。因此,比编制更重要的是对未达标者严肃追责。

  从各级政府来讲,GDP早已不是考核政绩业绩的唯一指标。如果某些部门到“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已然过半的今天,还是只讲财税收入而不讲“绿水青山”,对为所欲为的落后煤钢企业放纵自便,就是典型的不作为。同时,民生是我们党的执政之本,中央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奖补资金已预拨各地,地方政府确实用于安置职工再就业了吗?别忘了,“严肃追责”必会向反腐利剑一样,时时在各级政府主政者面前高悬,年底必会“动真格”。钢产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和地方主要财税收入的河北省,进入7月又关闭35家煤钢化工企业,政府这种“壮士断腕”的精神,值得各地借鉴。

  对落后煤钢企业来讲,“莫为浮云遮望眼”,千万不要再图眼前一时之利盲目生产甚至减产停产企业又复产了。“占小便宜吃大亏”,落后产能必被历史淘汰。在打造制造强国的今天,借助中央各项奖补政策,该兼并的就被兼并,该重组的就被重组,特别是“僵尸企业”,干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早晚的事。一息尚存的煤钢企业,也应依靠政府支持,抓紧在加强职工技能以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这比啥都重要。否则,煤钢企业真到“倾家荡产”之时,说什么也来不及了。

本文同期刊载于7月18日《现代物流报·钢铁物流》第1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