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7%,物流业表现如何?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25 日期:2016-04-15
  第一物流全媒体4月15日讯(微信:cn156news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盛来运

  4月15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增长速度是6.7%,尽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

  统计局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总体形势

  关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盛来运用四句话16个字来概括: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


  运行平稳。从增长来看,一季度GDP增长速度是6.7%,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就业总体是稳定的,一季度人社部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1.8%,总体比较稳定。物价温和上涨,一季度CPI上涨2.1%,3月份和2月份一样,是2.3%。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

  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增长速度都保持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左右,占比也继续提高,高耗能投资占比继续下降。

  亮点纷呈。主要是指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双创保持良好的势头。每天新增的企业主体超过1万家,新经济、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的服务方式层出不穷。

  好于预期。近期报道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而且增长速度普遍比预期的高。产业、服务业都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他也指出,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结构调整在加快推进,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但也不能乐观,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巩固积极的变化,打牢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

  物流有关数据增速

  盛来运在发言中指出,2016年一季度,新经济快速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双创保持良好的势头。


  1、产业增长。

  工业增加值的增加速度1—2月份是5.4%,3月份是增长6.8%,加快1.4个百分点,相关的用电量提高将近6个百分点,而且全社会货运量也提高将近4个百分点。

  其中,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80%以上的增速;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4%,医疗器械、智能化电子产品、环境保护的相关设备产品,都在保持较快增长。节能降耗继续推进,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型,绿色发展正在推进。

  2、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3月份服务业指数比1—2月份提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8.3。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在加快。

  其中,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

  这里的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增速虽然有些回落,但是是在前几年40%以上的高增长基础上的较快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3月份增加7211亿元,同比增长7.9%。

  4、PMI指数回升。

  从预期角度来看,制造业PMI在连续几个月在临界点之下后又回到了临界点之上,3月份是50.2%;非制造业PMI指数是53.8%,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

  总体来讲,与现代物流业有关的数据,均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总体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政策红利,打好基础,企稳向好。

  专家怎么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一季度6.7%这一增幅符合预期。一季度宏观经济还处于去年下行通道的惯性中,从今年第二季度到下半年,宏观经济有望回升。

  郭田勇认为,一季度经济还处于不断探底的过程中,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是有一定滞后期的。但是政策效果在不断积聚,3月份各项数据的好转,正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效果的显现。

  对于二季度国家是否会继续出台稳增长措施,郭田勇认为,稳增长政策要保持一定连续性,“刺激经济增长的‘剂量’不一定加大,但要与此前的措施保持平稳性。比如货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准备金率该调还是可以调。”郭田勇称,“关键是在结构调整政策上,这方面工作还是需要持续加大力度。”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


  第一季度GDP 6.7%,符合市场预期但较去年四季度略低。总体来看,三月经济活动数据显示经济有企稳,但内需复苏基础不牢,外需尚不明朗,通缩态势严峻,故政策宽松仍是稳增长关键。

  从各行业看,服务业增速放缓较为明显,或与去年一季金融业异常飙升带来的高基数效应有关。工业增速继续放缓至5.8%,疲态未能显著改善。平减指数本季由负转正升至0.5%但仍处低位,工业部门通缩严重。

  工业生产增加值6.8%,采矿制造业和能源供应均较前月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近11%,销售强劲带动地产投资改善明显,基建投资表现不俗。内需有改善,但薄弱环节犹存。房地产改善能否持续仍然存疑,外需尚弱,企稳能否持续的关键在财政货币宽松力度是否足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


  在今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上预测增速有三个,6.5%、6.7%、6.9%,多数人倾向6.7%,所以今日公布的数字可以说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放下心来的数据。目前新旧经济在拉锯,存在新兴经济增长而传统经济下降的现象。在拉锯过程中,传统经济的增速下降速度要比新兴经济增速下降速度要快,这说明我们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另外,今年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重回枯荣线之上。但3月份物价增长速度同2月份相比保持不变,说明采购经理指数没有反映到物价上来。

  对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期望能够高于6.8%。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网财经、澎湃新闻综合整理)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