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现场纪实:一名物流记者的两会体验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230 日期:2016-03-07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人生而言,充满未知才刺激好玩。但两会报道这样的事却另当别论,决不可抱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去闯、去拼,特别在全国两会这样的新闻竞技场上,既要争分夺秒又要精准到位,略微想下便知是不容易的。而且,即便有了自以为的万全准备,可当自己真以一名物流记者身份“出征”如此重大的场合时,还是会发现,真的有着太多地方需要提高、提高再提高。


  (一)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

  3月5日,星期六,浮尘转晴。与前两日的“霾意乍现”相比,今日天气虽是多了一丝寒意,但却伴随风起,迎来了空气质量上的好转。


  因为要赶往人民大会堂参与报道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记者今天早早准备好了“行囊”,清晨6点便从通州的家中出发。


  在地铁边的快餐店吃过早餐后,时间刚好6点半,坐上开往天安门西的早班地铁,一个钟头后,记者如期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前。


  原以为这样的“早些出发”可以换来“早到一点”,但未料想大会堂前早已排出了一条折线形的长龙。显然,和记者想法一样,面对两会谁也不敢怠慢,大家都是蛮拼、蛮有提前量的。


  看着不远处晨光中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虽然还未进入会场,可一股肃穆感已油然而生。于是,记者习惯性地拿起了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清晨的别样风光。

  (二)人来人往,快门闪不停

  是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站在队伍中间,等着过安检早些进入大会堂?还是趁大会还未开始,随处走走抓怕一些特色镜头?这样的选择只在记者脑中一闪而过,决定便做出了。


  由于此前有媒体同仁转告:本次大会文字记者或被禁止携带大型摄影器材进入三楼会场,所以不少人都将单反等贴身家伙“割爱”似的放在了家里。


  但是,身为首次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这次却愿意冒险一试:抱着“遗弃”相机的可能来到了大会堂。不为别的,以往都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一些代表委员,岂能因此错过拍摄良机?


  欣慰的是,记者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从大会堂前广场上的接送班车,到现场认真执勤的工作人员,再到随后陆续赶来参会的代表委员,每一处都是值得记录下的风景。


  就这样,记者在人群中往来穿梭,镜头中装下了大家匆忙的脚步,也装下了大家激动的心情。而看着人们兴奋而热情的笑脸,记者不由得对大会的召开变得愈发期待了。

  (三)聆听报告,人人都专注

  媒体安检通道的长龙依旧折返成两道线,队伍前移的速度却并没加快太多。所幸的是,记者还是在九点前通过安检,进入了大会堂;不幸的是,很多想去索要的资料早已被领取一空。


  但既来之则安之,空烦恼已无意义,于是记者还是和另一位媒体朋友快马加鞭,一气冲上三楼。这时,幸运的事发生了:一则单反带进会场没问题,二则也未误了听报告这个重头戏。


  在座位上收拾完毕,记者一边聆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一边用手中设备多角度拍摄下了会议现场照片,会场内的庄严气氛与大会堂的壮丽宏伟可谓相得益彰!


  而身边的外国友人也是一边戴着同声翻译的耳机听着报告,一边用笔在打印好的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上写写画画,很认真的记录着什么。



  报告从九点准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前结束,这段时间记者更是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小声地说:总理也太累了吧!连续坐这么久都会不舒服,何况还要一直站着向全国人民汇报工作!

  (四)会后抓访,跟时间赛跑

  大约十一点左右,上午议程结束,也到了各路记者争先抢新闻的另一个大好时段。甚至某种程度上说,会后采访效果更佳,毕竟代表委员们可以就报告展开而谈,内容会更有料。


  可是,对记者来说却也有为难的地方,这种满眼都是代表委员的场景平日里着实接触不到,此番遇到难免慌乱和紧张。加上脸盲症,此时此刻,更有一种对自己深深的怨怼无处发泄。


  当然,这时也最易显出老记者的优势。如果你是新手,提前约访到了代表委员,但你对大会堂周遭环境不够熟悉,也会迟迟找不到人,这会让双方都心急。


  同时,如果没有提前约好相应的代表委员,那在众多面孔中找到要采访的对象更不容易。一些记者接连碰到几位代表,却对具体话题的采访没有深入下去,实在遗憾。


  这里,记者则要借花献佛要传达一点正能量了:漫长的上午会议过后,洗手间外可能遭遇你的潜在采访对象;如果不怕“拥挤”,北大厅的“部长通道”也是你有机会发现惊喜的地方。

  总而言之,从一开始对自己诸多担心到还算顺利地完成这次全国两会一线体验,记者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与此同时,也深深觉得,作为一名行业记者能够亲身参与两会报道,机会确实难得。在这个物流逐渐成为大众热切关注领域的当下,在这个物流人正迎来越来越多尊重目光的时代,记者作为行业发展的一名见证者,幸运之极,也感恩之极!

(现代物流报两会特派记者 董建伟)

  附 注:

  现代物流报(邮发代号:17-72;17-67)是全国“两会”唯一参会报道物流专业纸媒,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的媒体,近年来在“两会”报道中,积极传达物流行业呼声,在营改增、道路收费,物流标准化、甩挂运输、多式联运、节能减排等方面问题,向来自物流与关联行业的代表、委员,给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建言献策。

  报社已成为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领先的全媒体平台,拥有网站第一物流网(www.cn156.com)、中国物流产业网及第一物流微信公众号(cn156news)、现代物流报微信公众号(xdwlbwj)及微博、APP等。报纸每周三期(周一、周三、周五出刊),有《钢铁物流》、《综合物流》等。其中《综合物流》含《快递》、《物流人才》、《电商物流》、《汽车周刊》、《供应链金融》、《装备与技术》、《首席供应链官》、《本地生活物流》等周刊或专刊。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