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丁俊发:物流理论界要向成思危学习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89 日期:2015-11-17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不久前,成思危先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离我们而去,听到这个消息,我悲痛万分,因为他是我最敬重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他留给我们的许多许多,但最重要的是精神。在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物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像他那样,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每个物流理论工作者都应该像他那样,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顶天立地 自强不息

  成思危在12岁那年,父亲成舍我送给他四个字: “自强不息”。在他女儿成卓12岁那年,成思危给他女儿送了四个字:“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成家的传家宝,难道不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传家宝吗?2015年6月11日,孙春兰同志代表党中央为他祝贺80寿辰,成思危先生赋诗一首: “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称坚;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真是气贯长虹,顶天立地,这是成思危一生的写照。

  成思危1935年出生于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希望他不忘男人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1948年随父去香港,1951年他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要决择,放弃阔少爷的生活,回到广州,走上报国之路,从此30年不能与父母相见。在文革中他被所谓 “有海外特务嫌疑”,被下放关在牛棚里,分配去烧锅炉,后来由于周总理的帮助,才最终摘掉了带了20年的 “帽子”,回到石化系统当一名工程师。由于当时国家特别缺少管理人才。1982年,成思危做出人生第二个重要决择,到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彻底改变了他的专业方向。

  回国后一直在化工部任技术管理要职。1994年被任命为化工部副部长。在快到退休之际,成思危做出了人生第三个决择,欣然接受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之邀,加入民建,走上了从政之路。1996年当选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不管在哪个阶段,他“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 

  他说到做到,为了工作需要,他40岁学日语,67岁学西班牙语,他会7种语言。2007年他得了癌症,更激发了他的工作渴望,工作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在家吃每顿饭基本上不超过5分钟,2014年10月,成思危因肝癌晚期住院,他还坚持每天上网1小时,在病床上完成了 《成思危论虚拟商务》《虚拟经济发展史》等书稿,还口述了5000多字的《研究金融问题须有战略观》一文,在 《人民日报》发表。他常说: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他这样回答家人的提问 “当祖国与家庭不能两全时,只能放弃家庭”。

       高屋建瓴 心系物流

  成思危是 “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和 “中国创业板之父”,在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管理科学、绿色发展、社保体系、自由贸易区、创新创业、房地产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的许多观点有独到之处,常常引来许多争论,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的观点常常是正确的。对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他 “敢凭刚直献真言”,这是全国出了名的。他的文章说真、说理、说情,坦率直言,一针见血,回味无穷。我希望理论界多一些成思危一样的人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独立思考,敢于直言。

  成思危同志十分关心流通与物流业的发展,在民建中央专门设立了物流经济研究组织,精心研究和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不少非常有针对性的提案。2003年,他出了一本书,叫 《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他主张“境内关外,适当放开;港区结合,协调发展;物流主导,综合配套;统一政策,属地管理”。他认为,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商品市场必须有金融市场做支撑,所以力促金融改革。他认为市场经济不能违反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要依靠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他提出中国要下决心从投资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

  成思危先生心里装的只有事业,只有国家,唯独没有自己,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本文同期刊载于11月17日《现代物流报》第A1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