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煤炭能否通过海外市场缓解当前困境?
来源:南方财富网    作者: 阅读:85 日期:2015-09-24
  困境中挣扎的煤企似乎正在酝酿重启煤炭出口业务。日前,东北电力株式会社等日本主要电力公司代表到访神华集团,神华集团总裁韩建国表示,神华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对日本的煤炭出口工作,并希望稳步恢复日本市场、扩大煤炭出口规模。


  自2008年开始对煤炭出口统一征收10%暂定关税后,我国煤炭出口量已经由2007年的5317万吨,下降至2014年的574万吨,降幅高达89.2%。我国煤炭海外市场曾一度紧缩。那么,我国煤炭是否可通过找回海外市场,来缓解目前的困境?

  过剩产能如何化解

  近年来,煤炭行业发展步入低谷期。相关数据显示,神华1-8月份煤炭销量下滑18.4%,随着“迎峰度夏”旺季的结束,8月份销量同比下滑近34%。由于煤炭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煤炭需求依旧萎靡。国际煤炭市场同样萧条,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有包括沃尔特能源等大型煤炭公司在内的30多家煤炭公司申请破产。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神华恢复出口,对国内煤炭市场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可以缓解一部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

  但中商流通力生产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李廷认为,中国增加煤炭出口,将加剧澳大利亚、印尼争夺煤炭市场,结果可能会进一步压低国际煤价,我国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进口煤量很可能随之增加。总体而言,对改善国内煤炭供求意义不大。

  另有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我国今年年底或将取消炭出口关税。李廷对记者表示:“就算降低或取消煤炭出口暂定关税,短期内出口也难有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煤炭过剩产能已超10亿吨,相伴而来的还有设备闲置、人员富余以及技术迟滞等要素的“过剩”。

  煤炭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如何转移过剩产能?海外市场如何开拓?更多目光聚焦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上。

  “‘一带一路’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钢材、水泥的消费,进而提高对煤炭的需求,为破解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煤科总院战略规划院副院长吴立新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资源赋存条件较好,如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尼、印度、蒙古等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迅猛,煤炭产业亟待振兴和提高。她分析指出,如果我国企业参与这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煤炭转型升级发展、沿线国家煤炭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牛克洪对记者表示:“有了‘一带一路’新资源、新项目、新市场的吸纳拉动,我国煤企的这些过剩要素可被赋予新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过剩矛盾。”

  一定要摸清家底

  专家指出,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行业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在煤炭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矿井建房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属于较高层次,企业的经营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都为国际合作创造了一定优势。

  记者了解到,在煤炭安全、煤炭开采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我国的一些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自主研发的7.0~14.0m厚煤层综放开采、14.0m以上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及短壁机械化开采等煤矿安全开采技术装备,破解了世界性开采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煤炭企业的对外发展需要以技术装备为先导,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工艺、材料,来满足其他煤炭国家在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