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8.12事故再发血色警告 危化品物流何日不危险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34 日期:2015-08-14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8月12日晚23时许,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因火灾接连发生两次爆炸,方圆数公里有强烈震感。截至《现代物流报》记者发稿时,事故造成44人遇难(包括12名消防员),520人受伤,多人失联。

  火灾引发接连爆炸 现场火焰四溅

  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随后,天津消防总队9个中队和港务局码头3个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

  23时30分左右,火势未能控制,接连发生两次爆炸。据目击者称,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附近火焰四溅。两次巨大的冲击波致使仓库周边建筑物门窗及车窗玻璃全部震碎,建筑物有摇晃现象。

  医院超负荷接诊 上千辆汽车被焚毁“现场受伤的人很多,但都是轻伤。”目击者发文称,现场受伤群众多因玻璃划伤和冲击刮伤,已经在第一时间由统一调配的百余辆消防车、警车陆续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周边医院已经超负荷接诊;爆炸周边一处上千辆停车场,汽车几乎燃烧殆尽,仅剩下黑漆漆的车体框架;附近一处工地300名工人全部被埋。

  此次爆炸波及范围广,天津塘沽、滨海等地,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称,从波形记录结果看,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的能量,震级处于有感地震范围,所以才会引发大范围震感。

  记者从滨海新区应急办证实,爆炸具体系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吉运二道95号。该工程占地面积46226.8平方米,由综合楼、危品库房一、危品库二、中转仓库、堆场、消防泵房、检查桥、室外箱变、废水收集池组成。危品库一位于综合楼南侧;危品库二位于场地南侧;危品库二的西侧为中转库房。

  涉事企业是专业危化品物流公司

  涉事企业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是天津口岸危化品货物集装箱业务的大型中转、集散中心,是天津海事局指定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主要经营危险化学品集装箱拆箱、装箱、中转运输、货物申报、运抵配送及仓储服务。

  该公司曾将“金钱再好,没有生命美好,时间再紧,没有安全要紧”写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并指出安全不是万能的,没有安全却是万万不能的。

  爆炸现场因涉及危化品,码头单位工作人员在爆炸发生后及时给附近逗留人员配发了口罩等防毒物品,据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GIS发布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滨海新区5个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指数未见异常,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指数都为一级。

  党中央及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救治伤员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救治伤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指示,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已率国务院工作组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已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截至发稿,事故抢险救援、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已有44人遇难,520余人受伤,12名消防员牺牲,多人失联。具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有待官方进一步核实后通报。

  专家指出危化品物流还需强化安全管理

  8·12事故发生后,《现代物流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秘书长刘宇航。

  刘宇航介绍,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安全状况仍然令人担忧,由于危化品物流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危化品物流运作只是沿用甚至套用传统普通货物的操作流程,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加之,危化品物流企业技术相对落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和操作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更加剧了危化品存储、运输等危险系数。

  刘宇航认为,此次8·12事故系物流企业没能准确把控危化品安全环境、操作不当所致。鉴此,分会今后将积极建立全国性危化品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克服“政出多门”现状,力推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强化现有危化品物流企业评估体系,大力调整危化品物流产业结构,对不同类型的危化品物流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等,最终达到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

  为什么爆炸现场明火迟迟不被扑灭?刘宇航认为,由于涉事企业存在混合存放危化品的问题,爆炸诱发的一连串化学反应使得危化品成分短时间内很难确认,待有具体方案再实施扑火是明智之选。再者,监测显示爆炸产生的气体多为甲烷,自然燃烧对空气影响不是很大,但不排除混合燃烧后产生的毒害气体,救援人员和民众应适当做好防护工作。

本文同期刊载于8月14日《现代物流报》第A4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