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沈丹阳解析上半年外贸出口仅实现1%增长的原因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53 日期:2015-07-21
  7月2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通报了上半年的商务运行情况,并解析上半年外贸出口仅实现1%增长的原因和下一步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一、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前6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其中,月度增速已连续2个月回升,6月份增长10.6%,较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显示,1-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4.6%,比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市场主要特点:一是新兴业态保持高速增长;二是大众化餐饮、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稳中加快;三是通讯器材类商品持续热销;四是文体娱乐、保值类商品需求趋旺;五是住行类商品销售继续好转;六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

  二、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11.5万亿元,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万亿元,增长0.9%;进口4.96万亿元,下降15.5%;顺差1.61万亿元,增长1.5倍。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18808亿美元,下降6.9%。其中,出口10720亿美元,增长1%;进口8088亿美元,下降15.5%;顺差2632亿美元,增长1.5倍。上半年外贸运行主要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出口降幅有所收窄,进口受价格下降影响较大;二是中美贸易增长较快,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重上升;三是一般贸易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工贸易持续负增长;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五是民营企业引领出口增长,国有和外资企业持续低迷;六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中西部地区对出口拉动作用增强。

  三、1-5月服务贸易情况

  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开局良好。1-5月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608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4.7%。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提速,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涌现。一是服务出口和进口加速增长;二是服务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国内重点战略布局区域服务贸易增势良好。

  四、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仅实现1%增长原因

  对于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仅实现1%的增长,沈丹阳表示,上半年出口增长不够强劲,首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持续的低迷,外需仍然不振。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主要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大幅度贬值,而我们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这也意味着我们跟美元是同步升值的,这就造成了我们出口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第三个原因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竞争力有所削弱,而竞争新优势尚未形成。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外贸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

  对下半年出口形势,沈丹阳也表示会好于上半年。因为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我们对外需快速回暖不能抱太大指望,但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正在缓慢的复苏之中。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研究通过了由商务部牵头拟定的《关于支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从改善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加快推进改革、突出创新驱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商务部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明显的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沈丹阳也指出,下一步商务部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今年最主要的措施是财政资金的支持。日前,中央财政已向中西部地区为主的26个省份的200个县下拨了37亿元的扶持资金,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实施区域主要向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倾斜。这些资金重点用以支持这200个示范县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高农村商品化比例和网络销售比例。每个示范支持1850万元的财政资金,年底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合格的县,2016年继续安排资金150万;评估不合格的将收回全部财政资金。

  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新平台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拿去年第一批56个示范县来说,这56个县已经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8个,配送中23个,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3208个,培训电商从业人员将近17万人,由此给农村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改善都是实实在在的。在解决卖难方面,电子商务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