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商业活动的物流服务系统构建是目前物流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多元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是该类系统构建的最终目的。
在城市内部构建服务商务活动的综合型物流节点(又称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实现城市内部物流微循环的高效运行是一种有益探索。拟建立的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是以物流服务为基础,以提供O2O模式的商业综合服务为目标,将形成服务局部特定区域的综合型服务机构,其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流通末端服务节点的重构,以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为基础,形成网络化结构,实现网格化区域划分服务,进而构建了新的城市流通服务体系。
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一般布局在城市内部,以特定的商务服务区域为对象,一般辐射范围应在3~5公里范围之内,运作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将连接上游的销售型企业和下游的需求客户,上游的销售型企业将需要进行最后城市终端配送的货物等集中送至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由其完成最后的下游客户配送,实现规模化运营,形成新的城市物流服务体系。
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城市也会按照常规形成存储作业区、出入库作业区等基本的功能区划;主要是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商业综合服务的目标,对系统的构建有特殊的要求,应符合集约、柔性、绿色等基本的性能要求。
硬件系统设计
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存储系统、拣选系统、装卸搬运系统、配送车辆及工具等。其中存储系统应具有高密度存储、动态性能好的特征,并能够与外部作业设备有良好的衔接功能。综合对比各种存储设备的优劣势,建议选用轮式托盘作为存储载体。以轮式托盘为基础将会在内部物流系统中形成动态存储货位,实现存储空间的动态管理,可以摆脱传统的布局瓶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同时对轮式托盘可以进行内部存储空间优化,形成存储“子容器”,与周转箱等进行无缝作业对接,形成开放式的存储架构。
轮式托盘还可以直接作为出入库暂存区的货物存放载体,实现区域内的一体化作业。如果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与外部之间存在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则可以进一步考虑将轮式托盘进行推广使用。在国家已经对配送车辆尾板出台标准的情况下,这种形式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特别是与下游的客户合作。
由于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具有较强的连接上下游的功能,因此需要在内部进行拣选作业。根据小区域作业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播种式的拣选策略,选用电子标签拣选作为拣选设备,在临近出入库作业区设置拣选工作区。
由于作业空间有限,因此装卸搬运设备的选用需要具有柔性化和小型化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考虑人工作业,并辅以助力设备,从而降低人员作业强度。
在配送设备的选择上,应适应多种条件下的作业需要。首先是不同种类货物的温度控制需要,可以在小型配送车辆上集成移动式的冷藏和冷冻用存储设备,并可以考虑配置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循环利用式周转箱,实现不同上游客户的货物配送要求,特别是满足服务餐饮等行业的服务需要。
软件系统设计
在软件系统方面,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系统具有较大的可复制性,因此应建立基于云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该软件系统在具备基本的物流中心节点出入库管理等的基础上,应注重提升其公共的信息服务能力。首先是系统具备信息转化接受能力,满足于不同上游客户的信息共享传输要求。由于上游客户较多,货物的种类复杂,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同时对于内部的作业应建立起基于动态存储货位的存取作业管理系统,使用轮式托盘等循环使用带来的管理问题。在配送资源的调度方面,需要具有良好的动态管理功能,满足商务服务区域内部的货物流通需要。
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体的设计是物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集中表现,对于新技术的融合具有较高的需要,未来将形成一种新型的物流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的融合。(作者单位系北京物资学院 本文刊发于6月30日出版的《现代物流报》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