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从开始的不了解、好奇,到后来的时髦、遍地开花,再到如今的迷茫、痛苦、煎熬——原本玩得很嗨的老板们,一下子不知道怎么玩了。有人开始转型;也有人“忍痛割爱”,尝试转行。这是笔者接触到的,煤炭物流行业老板们最大的感受。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国有运输体系被打破之后,市场上呈现出一段时间的供需不平衡。于是,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凭借独到的眼光,有些人出于偶然的机会,进入了这个行业,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深谋远虑,又有稳定的客户,这就促成了他们从个体户到企业的转变,慢慢就发展成了物流公司。在这些发展起来的公司中,如果老板有魄力又有眼光,或者有几个忠诚能干的小伙伴,那这个公司就可能成为这些企业中的佼佼者。
然而,因为之前煤炭行业长期处于黄金发展期,对于各个环节的经营主体来说,通常是不愁买家。因此,实际上往往是各种经营主体各做一段,做贸易的做贸易,开煤场的开煤场,跑运输的跑运输,市场上很少有真正的综合性
煤炭物流企业。
随着煤市的下行,用户需求的改变,老板们的烦恼也逐步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棘手。
烦恼一:欠款太严重。不做没业务,做了就欠款。一直拖着,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来;
烦恼二:业务难做。价格砍了又砍,却需要坑口到炉前的全方位、门到门、保质保量服务,成本骤增;
烦恼三: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架构,缺乏系统性管理思路的人才体系,无法支撑规模化的业务需求,发展到一定规模,公司就难以发展;
烦恼四:是“人治”的结构,而不是“法治”。这样的结果就是老板成了这个企业最辛苦的人,规模一大,就顾不过来了。
改变从哪里开始?
传统
煤炭物流企业转型发展,运用新的思维重新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每一个有野心的老板都在思考并为之努力的。
一是要学会在跑动中进攻。按说,大伙也都在积极的联系用户,辛勤地为客户服务,但为什么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积极主动地“奔跑”起来,很多时候只是被动地跟随。
二是要别把客户当奶牛。不要指望每一单业务都能产生可观的利润。在当下这个时代,客户可是随时随地可以撒腿就走的人,所以,让利于客户可能是常态,留住客户最重要。
三是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能否转型成功,关键还要看老板的思路和决心。同时,组建团队、挖掘人才,保证战略落地也是成败的关键。
四是要互联网时代是社群经济。学习和改变自己,运用互联网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气,尽一切可能连接整个产业链上的用户,人才是世界的核心。
观念一转,天高地远。你想走到大山脚下,山不过来,你就过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行动,或者就会从山重水复,到柳岸花明了。
(作者系山西丰矿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