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重要节点之时,各方面往来合作进一步密切已是顺理成章。昨日,在第七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称,将为两岸同胞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不久之前,两岸刚就“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共同探寻可行的参与和合作方式,由此不难看出,随着交流的增多,贸易更加便利,海峡亦是咫尺。
比照外资、同等优先
昨日在透露台胞来往大陆将免签之外,俞正声还谈及,两岸要拉近心理距离,对于思想认识的差异,可以逐步聚同化异、增进认同。此外,他还强调,“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将实施的免签政策,无疑会使两岸经贸合作继续深化,”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专家窦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一直以来,大陆对台商的政策原则上是比照外资、同等优先,也就是说各地方政府已给台商优惠待遇,再加上今年以来两岸互动频繁,总体来说,虽然台湾岛内经济形势复杂,但两岸的经贸联系却在持续加强”。
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时间里,海峡两岸贸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依海关统计,1993年两岸贸易总额突破100亿美元,1998年超过200亿美元,而到2014年两岸贸易总额约为1983亿美元。另外,过去十年间两岸签署了21项协议,在经贸、文化、教育、产业等领域形成了牢固的合作框架。这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成为两岸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为两岸关系搭建了和平架构。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京会见朱立伦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特别谈到,要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其实,近期外界对于大陆对台胞实施免签政策的预期不断增强,可以说这次终于让各方期待变为现实,能够大大提高两岸经贸往来的便利化。”窦勇称。
两岸经贸仍有潜力可挖
事实上,今年以来,两岸互动频繁,经贸领域合作表现也颇为亮眼。习近平就曾表态,“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台湾方面表达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我们持欢迎态度,我们将继续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做出妥善安排”。
而不少台商也认为,上个月,大陆发布《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该文件替代了去年末发布的62号文,明确将继续维持台商既有的税收优惠,而这一新政给在大陆发展的台商吃了一个定心丸。
“当然,在两岸经济合作中,台湾还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另外,多个方面的合作通道还不畅通,特别是服务
贸易开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壁垒,总体来看,两岸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还有潜力可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