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批示精神,犹如春风化雨,滋润龙江大地,我们要抢抓机遇,围绕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开创农村公路工作新局面,为龙江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开一扇大门。”采访一开始,段建国如是说。
段建国说,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兄弟的安全便捷出行乃至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产生活的改善,都与公路建设息息相关。“要想富,先修路”在龙江大地早已成为共识。2006年,黑龙江抓住了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机遇,开始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截至2013年末,黑龙江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4.4万公里,行政村通畅率和通达率分别达到99.6%和99.9%。农村公路除大兴安岭外,乡镇和行政村全都通硬化路面公路。在龙江形成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三大路网中,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全省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农村公路发挥的经济社会效益在黑龙江这个农业大省更是显而易见。”段建国告诉记者。
以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期间为例,黑龙江省三年投资257亿元,建设62800公里农村公路,让龙江农民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一条条沥青、水泥路打开了对外沟通的大门,改善了农村招商引资条件,密切了城乡经济的交流,昔日因道路泥泞而产生的“上访村”,如今成为和谐的新农村;卖粮难、增收难的村屯,建成了以农副产品为龙头的农副产品生产地、加工地、集散地;依山傍水的乡(镇)、村屯成为了农业观光景区、山水游乐景区,密山的白泡子乡、尚志的元宝村、大海林农场、五常的稻米之乡等成为“全国旅游名镇”、“全国文明乡”;公路形成了强磁场,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农村公路建设让许多村屯实现由百业待兴到百业俱兴的转变,受益人口近2000万。在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同时,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建设乡镇客运站460个,乡镇、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100%和99.3%,从根本上解决了400多个行政村通客车以及6万多人的出行难、坐车难的问题。
“建设是过年,养护是过日子”。段建国介绍说,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认真总结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上存在的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办法,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落实机构、人员、资金和考评体系。2012年9月,《黑龙江省乡村公路省级养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出台,解决了十年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未到位的问题。2012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实现了全省县级公路、乡级公路、村级公路省级养护补助资金全部到位。
2013年5月18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出台,解决了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体制不健全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明确、落实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事权,明确了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其负责村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和监督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要求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明确管理机构、人员。
2013年6月,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工作现场会后,黑龙江省下发了《推进“阳光运行”农村公路工作的意见》,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七公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五公开”,主动、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黑龙江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方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段建国说,按照“五大规划”的要求,推动《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更加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作支撑。2014年,黑龙江将继续推进农机化建设。在规范现有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新组建2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黑龙江以前建成的部分通村公路路面宽度只有3.5米,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后农村合作社规模经营的需要,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大型农机通行需要。特别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黑龙江行政村总数从14467个缩减到9121个,但黑龙江地域辽阔,村与村之间平均距离达10公里左右,被撤并的4278个行政村近百万群众因政策问题不能享受到硬化路面公路,这些都给未来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建管养运”全方位发展上,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真正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养护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养护资金,落实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体系,努力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切实做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
围绕“四个交通”建设,我们将打造“综合交通”,科学合理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布局,围绕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抓住集贸大镇、边贸重镇、产业园区、枢纽重镇、旅游名镇等关键节点,推进县乡路网改造村村通建设,打通农村公路神经末梢,为统筹解决黑龙江“三农”问题做好基础性工作,为发展城乡一体化服务。打造“智慧交通”,启动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打造“绿色交通”,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建设。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建成一条以上环型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线。打造“平安交通”,抓好平交道口改造、危桥改造等涉及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
春风习来,龙路腾飞。“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是习总书记的要求,也是一种鞭策。段建国坚定地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为强大动力,让农村公路为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龙江百姓民生服好务,农村公路新一轮大发展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