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北京市和天津市今天在北京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围绕交通、生态治理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加快推动京津双城联动发展。
根据两市协商的内容,此次北京市与天津市共签署了1个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实施协议,以及五个专门的框架协议,分别涉及北京市与天津市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共同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以及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内容。在此次“1加5”的协议中,交通、生态治理以及产业转移是京津今后开展合作的重点。天津市发改委副巡视员李嘉森表示,在交通方面,两市提出要研究制定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推进京津公路顺畅连接,尽快构建起现代的交通网络体系。“在重大项目上要根据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功能布局这些因素,我们研究共同争取国家尽快推出。
京津高铁二线的建设,这是交通一体化方面一个重大的亮点,同时在提高海空港能力方面,北京也非常支持天津强化北方航运中心的地位,共同争取国家民航局增加天津机场的航班,缓解北京货运的压力。”
在生态治理方面,两市提出要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共同实施区域内燃煤电厂、水泥厂及大型燃煤锅炉脱硝治理工程,率先统一实施机动车燃油国五标准,发挥中关村技术和产品优势,支持中关村企业参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区域联动执法,共同治理重点污染源等。
在产业转移方面,两市提出要充分发挥北京高新技术研发及天津市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北京科研成果在天津的转化孵化。如两市将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选取适当区域,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整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滨海新区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等政策优势,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成为符合京津资源禀赋、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示范园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表示,两市是错位发展的关系,完全能够相互融合,两市要充分发挥北京高新技术研发及天津市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北京科研成果在天津的转化孵化,推动京津双城发展。“随着地面交通日益便捷,两地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把天津这些优势和北京的科技、教育、人才、服务等优势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北京,在服务中深化合作,一定会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共同担负起打造新的增长极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