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公路 >
23项指标 开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江苏模式
来源:中国港口网    作者: 阅读:191 日期:2014-07-30

2020年,交通运输发展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苏南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江苏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八成县通快速铁路,镇村公交全覆盖……近日,江苏省政府印发了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规划纲要(2014-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发布,将交通运输现代化体系分成若干细化的小目标,包括综合交通网络、公交出行、货运与物流、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等5大类23项指标64个检测点,外加“人民满意度”的评判指标——七成群众满意才算达标。

综合交通网络——优化结构、强化衔接

到2013年底,江苏公路、铁路、航道和管道线网总里程近19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全部省辖市,千吨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通达58%的县级节点,所有县地面交通90分钟可到达最近的机场。江苏交通运输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优化、网络衔接强化和运输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实施,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特征,江苏将加快建成“四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沿海、中轴、宁连、徐宿宁杭四个纵向通道和沿东陇海、徐宿淮盐、沿江、沪宁四个横向通道,以强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为重点,打造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引导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及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江苏的六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黄河故道沿线和苏中苏北结合部等欠发达地区,亟待加强公路运输等基础服务。在目前已基本实现市—县、县—县一级公路短直连通和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基础上,江苏提出到2020年普通国省公路覆盖90%的乡镇节点,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

苏北是江苏新一轮铁路建设的重点。2020年,该省每百平方公里铁路干线网密度将从目前的2.4公里提升到4公里,80%的县级节点也将通上高铁或动车。与此同时,综合客运枢纽将覆盖所有省辖市;千吨级航道、机场县级节点覆盖率分别达85%、100%;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畅通,重要港口核心港区全部具备集疏运条件。

公众出行服务——城乡一体、深度融合

在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同时,江苏不断优化网络结构,引导各种运输方式有序发展,加快构建多方式可选、多层次融合、全过程连贯的一体化客运换乘体系。

目前,江苏以城市公交、城镇客运、镇村公交为主体,其他客运方式为补充的城乡客运体系已初步形成:全省城市轨道线路超过220公里,部分城市开通了公交“微循环”线路,城市公交分担率达21%,行政村客运班车全覆盖,镇村公交覆盖率达到48%,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随着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及城市间分工与合作的加强,“同城化”生产生活方式日趋普遍,都市圈通勤需求快速增长。今后,江苏将努力提升国际旅客运输、城际通勤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发展毗邻镇区间公交化客运班线,南京、苏锡常和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将加快建立轨道交通为主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同时拓展国际运输网络、丰富国内城际出行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到2020年,江苏将与东北亚、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直达率达到70%;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快速公交运营里程达到800公里;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从75%提升至90%,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出家门只需走几分钟就能乘坐到公交、地铁;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6%;镇村公交全覆盖。

货运与物流服务——转型升级、经济高效

近年来,江苏货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基本形成了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道路和水路运输市场,以物流园区为骨干、物流中心为支撑、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三级物流基地格局逐步建立,连云港港集装箱铁水联运到发总量及增幅近年均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

据预测,2020年江苏货运总量将为2013年的1.8倍,大宗物资运输比重降低,而小批量、多样化、高附加值货运比重上升,城市配送需求大幅增加。为此,江苏提出,要以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契机,以拓展港口和机场的综合物流功能为重点,大力推广更加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合理布局城乡配送基础设施,推动传统货运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

到2020年,江苏近远洋航线国际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直达率达到80%,货运车辆里程利用率达到60%。水、铁货运周转量占比达到75%和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为14%,初步形成经济高效的货运与物流体系。

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智慧交通、以人为本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与江苏交通运输全领域全过程深度融合,引领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和管理服务高效化。该省已在全国率先建成交通信息化基础骨干网和交通信息专网,公路ETC技术水平、规模和各项运营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率先试点运用水上ETC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交通服务热线。

目前,江苏省内“公交一卡通”的覆盖率为零,到2020年要提升至80%。全省将积极参与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和公路ETC系统建设,积极拓展公、铁、水、空和城市交通“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根据此次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江苏联网售票服务水平将从74%提升至100%,约租出租车比例也将从30%提升到70%,普通国省公路重要节点监测覆盖率、内河干线航道船闸ETC覆盖率达到100%,交通运行实时信息可查询率达95%。

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一项指标。该省今后将致力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创新环境,使科学技术突破成为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变革的重要力量。

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民主互动、绿色安全

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江苏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从业人员素质、行政执法能力、安全应急水平、绿色发展水平、行业诚信水平都成为具体的指标。

江苏已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天然气汽车试点省份和推广应用LNG船舶试点省份,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项目被列为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在全国推广。未来几年该省将推进交通运输管理方式方法向多元、民主、互动转型,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重大变革。到2020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分别达到12%和28%,行政执法机构标准化率达到80%;万车死亡率控制在2人/万车以内,水上搜救成功率达到98%;单位周转量能耗和碳排放分别下降25%和22%,单位周转量土地利用率提升40%。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