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湖北省交通物流发展机构大力推进全省交通物流发展,以“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为己任,面向市场整合交通物流资源,挖掘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促进全省交通物流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交通运输服务型向物流供应链服务型、独立扩张型向联盟发展等三大转变。在转作风、强管理、谋转型、促发展等八个方面实现突破,全力提升湖北交通物流发展水平。
一、推进物流枢纽规划与建设。
加快推进湖北全省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要求,围绕“两圈两带”,以省内大中城市为重点,依托港口码头、公路货运站场、铁路货场、航空港等科学布局全省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巩固提升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蓝焰物流园、宜昌三峡物流园、荆州长江物流园、荆门众城物流中心等项目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武汉军山物流园、襄阳汽车产业物流园、宜昌爱奔物流园、孝感华中锦龙物流园区等“公路港”型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宜昌三峡茅坪物流中心、荆州盐卡港综合物流园、武汉阳逻港集装箱中转中心、武汉物流交易所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及开工建设。按照财政部门关于竞争性分配的要求,用好物流引导资金,突出物流园区的公益性服务,提升合省交通运输物流效率。
二、发展甩挂运输。
加大对甩挂运输的支持与引导力度,积极开展交通部第四批甩挂运输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开展省级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加强对已纳入试点范围的项目建设督办,确保建成并通过验收,发挥好试点企业的带头作用。支持华中甩挂运输联盟做强做实。加强全省多式联运调研,推进道路运输企业与铁路、航空、水运对接,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优化运输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三、促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继续推进物流信息平台进园区试点,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与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机制,指导全省“公路港”信息平台以及骨干龙头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继续推广免费版普通货物运输管理软件和仓储管理软件。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应用的要求,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在全省物流系统开展平台使用情况考核评比活动,将其建成为物流发展部门的工作服务平台、企业的交换应用平台。推进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争纳入交通运输部示范项目。加快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减少物流环节,节约社会物流成本。
四、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与城市绿色货运配送。
着力推广交邮共建、多部门资源共享、引进物流企业改造经营、招商引资、交农对接、一体化运作等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确保一市一试点;开展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研究,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对湖北农村物流工作的政策支持;重点跟进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省客集团的战略合作,支持其进一步向农村物流领域延伸。发展城市绿色货运,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与研究工作,争取将武汉市纳入交通部试点示范项目。
五、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大力引进高端物流企业在湖北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继续培育支持武汉东方赤湾、武汉乐道物流、襄阳东风合运、武汉大道物流、湖北盛辉物流等省内合同运输、零担运输的龙头企业;全力扶持荆门众诚物流、竹溪顺通物流等城乡配送龙头企业。推动成立以载货汽车滚装运输为纽带的长江公水甩挂运输联盟、以武汉大道物流为龙头的中小企业联盟、以邮政速递、省客集团和省内骨干客运企业为主体的小件快运联盟。研究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交通物流企业培育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指导各市州开展交通物流企业培育工作。实现培育全省性交通物流示范企业10家,培养交通物流发展带头人20名的工作目标。
六、强化行业诚信监管。
创新物流市场监管机制,推广恩施、荆门京山等地建立“集中受理,分门处理”的物流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各市州开展企业诚信评级的指导力度,推广襄阳、鄂州、天门在诚信评级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物流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市场主体作用。
七、提升物流园区服务功能。
研究拟定交通物流园区服务规范,积极推广“公路港”运营模式。引导园区建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快捷高效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有效管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物流园区集聚效应,集聚不同规模、不同项目、不同专长的物流服务企业,集聚银行、电信、保险、法律、会计等专业化服务,集聚汽修、汽配等工具设备的维护保养服务,实现全省创建5个示范物流园区的发展目标。
八、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在推进物流业发展中发挥好基础和主体作用”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氛围。深化交邮共建,强化合作共赢,进一步落实省交通运输厅与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资源共享、发展农村物流、服务民生等方面与邮政部门深度合作。继续开展《湖北省促进交通物流发展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进一步学习推广武汉、襄阳综合协调物流发展的工作机制,实现分类建立3个物流企业联盟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