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贴近民生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一路上扬,百姓的菜篮子就格外“沉重”。如何让手中的菜篮子“轻”起来成了当前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田间到餐桌,层层增加的成本费用到哪儿去了?调查认为,除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外,物流成本也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物流成本究竟高在哪?如何让物流成本降下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徐冠巨认为,当前国内公路物流市场居高不下的卡车空载率以及物流运营效率低下,是导致公路物流成本高昂的主要症结所在。
据了解,在中国公路物流2.6万亿的市场上,80%到90%的货物运输都是由“多、小、散、杂、弱”的中小物流企业承担,往往导致“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大量运营车辆因为信息不对称在路上空跑,造成中国高达40%的卡车空载率,同时,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平均长达72小时,给司机直接带来了住宿、餐饮等费用支出,这些无效益的油耗以及生活成本最终将分摊到消费者购买的每一样商品中。
“以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苹果为例,保守估计,去年宁波市场上苹果销量10.5万吨。宁波市场上的苹果多从山东运来,假如每斤苹果的运输成本增加0.1元,不难算出,宁波市年销苹果的运输成本将增加2100万元。若扩展到浙江乃至全国,那数字更加惊人。目前,苹果主要产区,山东烟台的苹果栽种面积已发展到七十多万亩,苹果年产量达到十亿多斤,假如每斤苹果的运输成本增加0.1元,烟台苹果的年度总运费就要增加1亿元。”徐冠巨进一步表示。
正是看到公路物流市场的这一现状,11年前,传化集团在杭州萧山投资兴建物流基地,引发了一场供应链革命——货车配货时间从72小时缩短为4~6小时,使周边3万家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逾40%,每年降低物流成本约30亿元。这就是“传化公路港”模式,它通过实体平台与信息平台的联动,打通上游货源信息、中游物流服务信息和下游车源信息的物流价值链,实现车、货信息快速高效匹配,从而大大改进了传统公路物流运营效率短板。“这不仅直接帮助货车司机降低了回程空载率,使卡车行驶在路上的每一分钟都产生效益,同时也间接降低了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价格,真正让老百姓的菜篮子‘轻’起来。”徐冠巨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传化公路港目前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社会车辆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中打造“软平台”,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鼓励诚信交易系统的创新建立和社会化服务,吸引小微物流企业和社会运输车辆司机,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整合资源,同时,传化建设标准统一的公路港平台,由点及面及网,形成全国性的公路货运网络,为众多社会车辆提供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硬件功能服务和软件信息化服务,有效促进我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提升。
2014年,传化公路港开始全面升级成为——“智能公路港”。未来,还将在全国搭建起10个枢纽、60个基地、600个子平台“大网络”,届时,将指挥调度全国50%的货运车辆,降低“空载率”一半以上。到那时,走南闯北的司机们,在出发的路上就能通过信息平台找到回程的货,车子快速“跑”起来了,利用效率高了,运输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当然,通过降低货车空载率从而拉低运输成本,仅仅依靠一两个公路港平台建设还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物资流通的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就有必要在全国层面体系化建设‘公路港全国一张网’。”徐冠巨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