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家庄市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规范市区“三车”管理的通告》,其中明确要求,从2月15日起,包括人力三轮车,电动、燃油三轮车,以及不在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目录内的电动、燃油四轮车等在内的“三车”,在市区二环路(含)以内道路及主街主路二环至三环之间延伸线24小时限行。
该《通告》实施后,石家庄市开始对“三车”进行严查,严禁这些车辆在市区内通行。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道路安全状况,但同时也对个别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其中,主要依靠三轮车进行快件派发的快递公司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性能的不断提高,一些电动三轮车的车速越来越快,再加上部分驾驶员在驾驶中存在横穿道路、占道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致使三轮车引发了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不少城市管理者都将其视为交通安全的“大敌”。
但同时,伴随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封闭式的电动三轮车凭借着灵活小巧、成本低廉、高效环保等优势,备受快递公司的青睐,也迅速成为快递行业收件派件的“主力”车型。
一面是城市交通治理的迫切需要,一面则是快递企业的旺盛需求,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无疑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而事实上,面对这样的难题,多数城市管理者选择的方式都是一禁了之。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看似简单而又直接,但却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据了解,由于快递、送水等行业大多数都使用电动三轮车,因此在石家庄的“禁令”实施之后,一些民生服务需求也因此受到影响。
此外,不少市民也担心,一旦三轮车退出了快递舞台,那么快递公司将不得不使用符合标准的载货汽车进行运输,运营成本将会大幅增加。这样一来,今后快递等服务的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而且在此过程中,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还可能会加剧市区目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三轮车确实该管,但是究竟采取何种管理方式却有待进一步商榷。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禁了之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道路安全、兼顾民生利益的目的。在笔者看来,要想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对快递等特殊行业所使用的三轮车设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发放牌照、强化监督、依规处罚,或许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