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八家省级示范
物流园区名单,义乌内陆口岸场站(义乌港)入围。
据悉,义乌内陆口岸场站(义乌港)按口岸功能设计,规划总占地面积1050亩,总建筑面积84.9万平方米,设计年货运量为110万标箱,概算总投资约31亿元。一期占地394亩,已于2011年10月投入运营,综合办公楼集聚了国际货代、船务、进出口企业90余家,仓储区集聚了国际物流经营主体130余家;二期占地656亩,其中,海关监管区于2013年11月正式启用。2014年,随着配套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工作积极推进,义乌港与宁波港合作不断深入,港口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全年实现集装箱施封量59.7万标箱,同比增长21.3%。
除了义乌港,另外七家入围的浙江省级示范
物流园区分别是:杭州传化公路港、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德清临杭物流园区、长兴综合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港区综合物流园、绍兴港现代物流园。
此次确定入围的八家示范
物流园区,是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精神,经过各地申报、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而确定的。入围的园区在规划、设施条件、运行效益、集聚作用、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具有示范作用,并将获得来自浙江省级层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指导。
点评: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全国
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等国家级文件的出台为物流园区的建设指明了政策方向。在国家鼓励物流园区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各地纷纷掀起建立物流园区的高潮。
不过,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仍有不少问题。有物流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物流园区呈现出严重的供需结构失衡,中国当前既有的物流园区70%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超过75%的物流园区面积过小、设施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作业的要求,在进行信息化升级时也面临各种瓶颈。高端的、专业的物流园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低端的、粗放的物流园区则供应过剩。
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在国家鼓励建设
物流园区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笔者认为,浙江省评选示范物流园区的做法值得借鉴。示范物流园区在园区功能定位、信息化建设、市场运作等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以示范物流园区为典型,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物流园区,带动同一区域物流园区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物流园区的服务能力,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