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训 > 院校 >
“桥头堡”战略下的物流人才培养
来源:搜狐新闻    作者: 阅读:661 日期:2015-03-28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从调整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提出了“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要求。201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将云南“桥头堡”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红河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云南省和红河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应用型人才。这既是红河学院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目的,也是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认真考虑的定位和方向。

  办学模式

  基于以上对专业与方向设置的思考,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需要考虑,红河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应采取以下办学模式:

  1.特色的办学模式

  特色办学的模式集中体现在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即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流人才;这就要求设置特色的专业课程和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建立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以适应和满足我校特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2.开放的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的开放主要是要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三方面的开放。课程体系开放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一些 固定的专业性强并发展较成熟的课程;二是预留出一定的机动学时和学分,用来设置具有前瞻性的新课程;同时,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也要为介绍该课程的前沿理论和企业实践留出机动课时,以体现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性。

  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学校就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模式,校内教学资源积极向外对社会开放。同时也要积极利用社会的教学资源,经常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和具有实践经验的物流企业管理者举办专业讲座,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角,定期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相关企业,如红河烟草集团、红河运输实业有限公司、云南锡业等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

  “内外结合”,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红河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始建于2008年,由于是新建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还在起步阶段,专业课的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学生实际动手实践能力不够强,暂时还无法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要求。因此,红河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还只能算作为“准人才”,要使其想成为真正的物流人才,还需要经过系统的实验教育与实践学习。 因此,建议加快商学院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尽早构建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考虑云南“桥头堡”战略下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上面分析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方向,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到红河州要建设成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的重要枢纽和节点这一目标,以及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注重“东盟”特色课程的设置。作为面向 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物流方向的学生,需要有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学校在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和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同时 需要提供环境让其必修东南亚国家语言,如泰语、越南语等,以满足东南亚物流的需要。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