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抗疫工作进入决胜期,笼罩在2020开年的疫情阴霾正在散去,各行各业迎来全面复工复产。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在这次复产大潮中充当着“排头兵”角色。疫情期间,无数的运输从业人在一线奔波忙碌,织起了城市物资流通网络。
为更好聆听来自运输一线从业者的故事,我们分别采访了亚孚石化经理许金秀、货拉拉司机江金明、团油区域经理刘杰、点我达骑手赵飞。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在疫情工作期间的艰辛,以及对于疫情后的2020年,他们流露出的期盼和信心。
亚孚石化经理许金秀:断崖式亏损后,我们不断尝试令业绩回升
从1月24日开始,突然感觉到马路上的车基本消失了,这让刚回到莆田老家的许金秀意识到,疫情对加油站的冲击要开始了。
“整个2月份都是处在断崖式亏损阶段,业务量最高跌幅达到了90%以上,日亏几十万成了整个月份的常态。”许金秀告诉记者,这是他从事加油站行业12年来,见过加油站亏损最严重的一次。
不仅如此,需求端的限制,直接影响到了上游炼油厂的产能。据他介绍,加油站在疫情期间还能24小时正常营业,但很多以前24小时运转的炼油厂机器都处在闲置状态。这让加油站的供给也只能是省内调配。
还好,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们的业务量也逐渐回升。“从我们的数据统计来看,2月29号开始至今,营业额开始恢复到正常情况下的50%以上,但洗车业务还是不敢开放。”
许金秀
国内抗击疫情虽已近尾声,但是加油站自身的困境依旧存在。用许金秀的话来说,大多数油老板仍处在迷茫期,“只能看到眼前的,对未来还是比较迷茫。”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很多加油站老板都在考虑卖掉农村、国道和郊区的站点,集中精力与成本发展县市区域。主要是想通过公司轻资产化,控制现金流和经营成本,以便应对接下来新能源产业对石油产业的冲击。”许金秀如此说道。
放在过去几年,油老板们都在不计成本的铺设加油站。而现在,他们便谨慎了很多。谈到新能源可能带来的冲击,许金秀想到了电动车替代摩托车的那个时代。他回忆道,那个时候,突然感觉马路上的摩托车变少了,电动车变多了。
正是因为有前车之鉴,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入局,以及疫情期间的感触,他们变得更加谨慎。面对这些,他们现在也在不断尝试转型,围绕油站做数字化提升、上线新零售、增加便利店等等。
对于2020年,许金秀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但他还是很充满期待,“一切都会越好越好,最重要是把销量带上去。”
货拉拉武汉女司机江金明:感恩!困难让我们心连心!
跟许多在武汉的务工人员一样,在春节前,并不知道也没有预料到疫情的严重性,直到武汉“封城”的前一刻,货拉拉司机江金明仍选择在城区里为客户们提供运输服务。
货拉拉职业司机江金明
“比起在救治前线的医务人员,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疫情面前无小事。当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城里市民相继感染、入院,大批医疗队伍前仆后继地奋战在救治前线,她觉得依然健康,相比那些人不仅幸运,更应该做些什么。
在家休息两三天后,她便加入了货拉拉支援武汉绿色通道的爱心司机队伍。她回忆道,在协助壹基金及宝洁公司运输救援物资的当天,由于路障的设置以及通行证缺失等问题,她在开到一个路口时,原本相隔仅几米的收货点,却不得不绕路近二、三十公里的路才达到。
不仅如此,自武汉多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之后,她经常为谌家矶、首义广场等地的方舱医院运送必备建材、生活用品、蔬菜餐食等等。好在,武汉的方舱已然休舱,悬在她心里的那块石头也总算放了下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她期盼着疫情能早点得到全面解决,所有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也逐步恢复正常。经过这次“战疫”,在谈及对未来想说点什么时,她不禁想到了他儿子。
“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当11岁的儿子在微信里这样问到前往武汉一线的货拉拉司机江金明时,她心里有着点点心酸和期待。儿子还小,并不能像大人那样感受到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她希望儿子以后不会再有机会感受现在这种疫情。
这样的情况,一次就好!
有过这次在一线做志愿者的经历,江金明看到了很多令她感动不已的一线故事。她也因此在心态上变得更加积极和阳光。“困难挑战着我们的潜力,我看到了大家心连心在一起,2020年,即便有再大困难也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团油江苏员工刘杰:疫情让我们更具向心力,2020年要达新高点!
刘杰和他的小伙伴们
在疫情期间,进入团油快2年的刘杰,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公司“狼的精神”。
他告诉记者,以前只会以结果为导向,像群狼一样地疯狂拓展新城,布局新的加油站点。现在,在家办公之后,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更多了,他能明确感受到公司在管理方式上逐渐变成过程和结果两手抓的改变。
虽然在家办公的形式,让习惯了长期在外跑业务的刘杰,刚开始时感受到不太适应。但是,随着每天群体会议增多,他尝到了新形式带来的甜头。
互联网公司的包容性一向很强,他发现自己比平时更能理解团队的小伙伴。彼此的沟通多起来之后,工作上配合的默契度提升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这一点让他感谢这次疫情给大家创造了融在一起的机会。
不过工作上,在与加油站客户交互层面,疫情给他带来了两面性。
一方面,老客户的客情维护受到了空间限制,沟通效率有所下降,不过好在双方都能理解;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他们通过“狂轰滥炸”的方式去搜集集加油站的负责人,在一定意义上积累了很多意向客户。这和以前他们采用地毯式的方法去线下搜索新站点相比,效率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成本也更少。
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形式,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以前我们都有自己的业绩指标,各自为战。但疫情让我们团队的向心力变得更强了,比之前更加有组织、有目标,有拼劲!”他说道,他希望未来在凝聚力不断增强下,能替公司打更多的胜仗。
2020年第一个季度即将过去,社会发生了很多改变。在谈及他对未来的规划时,他告诉我们,期望自己带领的团队价值得到认可,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公司推向新的高点。
点我达骑手赵飞:一句“谢谢”,是对我工作最大认可!
在物流城配领域做了3年的赵飞,第一次感受到恐慌感带来的压力。
“今年春节订单明显减少很多, 正逢过年,骑手本来就少,疫情爆出后更没人接单了,之前一天能跑三十单,现在一天就十几单。”他说道,疫情期间,配送最多的就是口罩,其次是生活用品和药品等。
他说,“所有的小区都不让进,我们只能放在门口,尽力做到无接触配送。不管说是发货方或者是收货方,其实都有顾忌。害怕传染别人,也害怕自己被感染。我自己的保护措施是用酒精消毒,每天接单要用酒精给自己的手消毒3-5次。”
然而,他最担心的还是怕被客户投诉。隔离期间,大多数快件到小区后全部都要放在门岗,这中间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换做是正常工作环境下,一旦哪个环节没处理好,就可能面临来自客户体验感极差的投诉。
但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如今,疫情逐渐好转之后,他的接单量也逐渐攀升。但往日里和客户面对面互动的机会没有了,心中难免多了些许孤独感。“做快递员也好,骑手也罢,我们的时间基本都是在路上,电话里的话术就那几句,平时和人聊天的机会也少了很多。”
不过,他回忆道,经历过这么长‘与世隔绝’的日子,他更能感受到理解、包容与信任的力量。
“每当通知客户快件已经送达之后,电话里的‘谢谢’感觉比之前多了很多,然后自己返回的时候回味这句话,心里暖暖的,让我更愿意在这行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服务好每一个客户。”他如此说道。
对于这次肆虐的疫情,在他看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增强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现在疫情好转了,对于2020年,他希望可以继续把工作做好,让客户满意他的服务。每当听到客户反馈谢谢的时候,他觉得工作再辛苦也是值得的。